111 父丧(1 / 1)

加入书签

秦北行有了姜堰、柳承这两个保镖,地位立刻不一般起来。

收复了作妖的大鬼,剩下的虾兵蟹将自然不敢继续作祟。

于是乎,学堂里再没有谁,会因为北行是寒门学子而欺负他——那些人,不是因为惧怕柳承,所以对秦北行客气,就是也垂涎顾东篱日日带来的‘鲤跃’堂食,想着讨好秦北行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不过,红纸木盒,多少有些粗制滥造,见自己的牌子反响不错,顾东篱就问娘亲要了些银子,去木匠处赶制了一套饭盒,上刻‘鲤跃’二字,还配着一副跃龙门的绘图。

这字和图,自然要请秦北行帮忙的。

他虽然年纪轻,可笔力很足,更有自己一番风骨韵味在其中。

说起来,他的字

和沈澜舟的风格迥异,但都很漂亮。一个写惯了馆阁体,笔意大气严谨,一个恣意惯了,笔意由心,大有纷踏山河的不羁豁达。

她思量一番,觉得未来既是想做考生的生意,那沈澜舟的字显得轻浮一些。

而北行得恰到好处,正和她意,于是请人誊刻了下来,做成了自己的招牌。

至于包饭,她恪守自己的最初打算:只做精,不做量,她至多只负责十二个人的饮食,再多说什么也不接了。

这十二个人,她日日搭配菜色,半个月竟没有重复的。

根据时节天气来做出改变,天气阴冷落雨,就吃些热暖的、鲜咸的;天气热辣,便吃些素净精致的,且营养搭配,多是一些清目健脑,帮助学子强闻记背的。

那些吃着‘鲤跃盒饭’的学子,各个满色红润,精神头儿好,便是下午春困时候,也不再打盹犯困了,学习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

就是夫子也暗自称奇,竟不知道调理饮食,对读书也有如此帮助?

他曾也问过顾东篱其中缘故,她装傻充愣,只呵呵笑道:

‘读书虽用脑,可脑袋得用身子扛,不伺候好了身子,再好的脑袋也转不灵光。’

虽是话糙理不糙,倒是惹得夫子哈哈哈大笑!

顾东篱心思通透,自然懂得孝敬夫子的重要性。

所以她瞒着所有人,包括秦北行在内,偷偷给夫子开了小灶,伙食都是精挑细选,且按照夫子的口味特意做的。

如此,夫子待秦北行更加不同了些。

只是好日子没有过

多久,秦家出了事,如当天一个霹雳,将秦北行打蒙在了原地。

他爹病死了。

白事火化的钱倒还是小事儿,顾东篱帮着筹借一番,通过夫子的手借给他,虽不多,倒也体面够用了。

可热丧在身,秦北行今年的秋闱怕是考不了,他必须扶灵回老家,守孝三年后再行科举。

这对他来说,实在雪上加霜!

顾东篱得知这个消息后,问娘亲筹了点银子,跑到学堂里去找他,却不见人影。

姜堰一脸无奈的道:

“他整个人失魂落魄,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原来就是一个冰山木头好不容易你来了,他倒是明快了几分,现在他爹一死,他没法继续科考了,比往日更加沉默了,今日更是连堂里都不曾来。”

东篱自是理解他的。

寒门苦读,只为一朝科举,杏榜有名。不说为黎明、为社稷这些大话儿,就是为了自个儿、为了生病的爹能有更好的生活,这也是北行唯一的出路。

只是父亲没有盼到这一天,就匆匆撒手人寰,像是为之努力的目标轰然崩塌。

未来渺然,寂然无措恐怕比悲伤更加刻骨一些。

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顾东篱一直感念在心,再加上,她又是真心亲近这个哥哥,所以要紧关头,她定然是要去找他的。

脸色紧绷着,水泼不进,她急匆匆询问秦北行的住处,却听姜堰可惜道:

“他哪有什么住所,不过借居在一个巷道里罢了。”

“巷道?”

顾东篱吃惊极了,这个地方还能住人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