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激进式建议(2 / 3)
公司对人力成本有各式样的核算模型,这些模型的初衷可能没问题,但实行下去就容易变成唯效率论,基层员工永远是加不完的班摸不完的鱼;
我们公司注重有效效率,又对加班进行了限制,所以我才想能不能进行一些更有益的尝试。”
温良露出了欣赏的神色:“非常不错的提议,你说得对, 既然连外包兼职开发都能在灵活办公中提交合格的代码,没道理全职员工不能这样。”
“3天公司2天灵活是合适的尝试。”
略顿, 温良又说:“尽快形成方案提交上来,不行加个班,明天会上用得上。”
杨韵一边点头一边记了下来。
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直觉, 她似乎是说出了温良原有的一些想法。
甚至,可能她的想法还没温良想的那么激进。
她还真猜对了。
在温良眼里,所有事情的本质都是人的事情, 他对人才留存、人才吸附事情的重视度比大家想象中要高很多。
不然才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推敲分配体系,因为这是最基础的底层利益。
因为温良明白,虽然传统观念、教育理念等等让很多底层人群有一种近乎于虚伪的道德观念,但社会的本质依然脱离不开利益。
就像温良跟马珀利虽然说得斯文,但每个字都藏满了利益。
一家公司也是一样,说得天花乱坠不给钱,全踏马只是画饼,谁给你干活……
看了眼杨韵,温良又说:“人事问题是核心问题,如何把人当人落实到位,是你今后工作的重心;
同时,我也提醒你,不要把人力资源变成过家家游戏,不要看起来员工很忙,部门空转,实际上毫无价值,浪费资源,制造噪音,浪费其他人的时间。”
“内部交流软件明天上午正式上线,基层员工的声音也会最畅通的汇入我这里来,这将是我对人力资源工作评判的重要依据。”
杨韵神色肃然的应了声。
她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
她也喜欢这样有挑战的未来。
…………
6月29号,周五,二季度最后一个工作日。
一大清早,每个走进公司的员工都带着些期待,今天又是个对博浪全员来说很特别的日子。
期权授予。
奖励安排。
人事调动。
以及大家都有猜测的组织架构调整。
尽管股东会的决议还没有对外公开,但博浪上上下下都认为现有组织架构不够用了。
这都是共识了。
上午十点钟,季度总结例会如期召开。
这次是扩大会议。
不过王志毅、赵明杰、张郁林、秦正都没与会。
总计也就二三十个人吧。
首先是基础汇报工作。
都是相对简单的内容。
比如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目前博浪全体员工数量为1319人。
这当然包括也在银灰大厦办公的汇支付子公司人员。
其次是各部门的一些进展。
最后,温良简单总结了句:“二季度公司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各位都辛苦了。”
“先说第一件事情,期权授予。”
“本季度一共授予1600万股,我们要从这个200人名单中筛选出合适的150人予以授予,在座各位已有分配。”
总计1600万股,其中有480万股授予给了参加这次会议且没在一季度拿到期权的管理人员。
包括宛安。
不过宛安拿到的不多,只有15万股。
要知道剩余1120万股由150人分,平均也有近7.5万股。
以及,现在博浪的股份可值钱了!
按照温良给几家资本提出的条件,小橙书投前估值将超过200亿,按这个估值,总计10亿股本,每股市场估值就有20元了。
所以温良之前才说不知道宛安怎么想,就这次她凭自己的工作表现拿到的这15万股,现在价值就超300万了。
而且期权都是两三年的行权期,两三年后今年能拿到期权的职员,人均千万那都是博浪的发展拉胯了。
毕竟总计5%的股份到两三年后市值才50亿,那博浪也才值1000个亿,那就跟现在衰落了的微博没两样,属于家道大幅中落。
……
不是第一次进行期权对象筛选,事情自然很快落定。
随后温良又简单宣布了既定的组织架构调整安排和人员安排。
对于杨韵升任副总。
连袁施雅也只是起初略有茫然,然后就反应了过来。
袁施雅有个很大的优点,认得清自己。
反正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也等于变相调高了辛黛他们几个的职级,没人不满意,有的上升就很舒服了。
最后,温良目光望向众人:“考虑到今年已经过半,公司又将大调整,以及其它各方因素,下午两点在正佳万豪召开全员大会集中宣布一些消息。”
“包括必要岗位值守人员也要参与。”
“会议持续一小时,各位提前准备,我需要通过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