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第 79 章(2 / 3)

加入书签

到了什么,是死湖,是孤舟,是空旷无人的相府,是他的心结,与报应。

而在梁都朝会上,群臣已至多时,张子娥却迟迟未有现身。梁王等候许久,为彰显大度,虽心中不悦,但并未表露,只是捋须不露喜色地褒奖道:「五公主从未上过战场,这次却能拿下宋国重地,有功。」

「拿下宋国重地不假,但粮草已断,又当如何下局?」比起战功,钟元善显然更在意黎庶之苦,国都之外饿殍遍地,与凯旋大典上百姓夹道,华车骏马,旌旗盈天的盛景相较,百般格格不入。

但凡兴兵,必有劳民伤财,战功是战功,饥荒是饥荒,分明是两码事。听钟元善有意将二者放在一处比较,苏青舟不禁反问道:「宋国粮草不也给烧了吗?」

梁王微微皱眉:「青舟,你多次说要掌管行军粮草,父王便放心将此事交与你,现今粮草被烧,你亦难辞其咎,便算作功过相抵吧。」

粮草分明是由太子操办,但欲加之过,无须缘由。公主脸上看不到一丝不快,她甚至立即躬身赔罪,像是对这话早有准备,更像是粮草当真由她一手操办。此话出自梁王之口,她无法当着诸位大臣公然反驳,虽早有预料梁王会有所偏袒,但万万没有想到会到这地步。粮草究竟有没有经过她手,很多朝臣心知肚明,此番堂而皇之的指鹿为马,梁王无非是借此当众表态,无论她苏青舟做了什么,都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以及他至高无上的王权,他说一,任他的子女是如何精明能干,亦不敢说二。

王权傲慢,苏青舟明白,若是在此处大声反驳,便是她的不是了。

殿外此时传来一声高宣,与掷地有声的脚步随之而来的,还有张子娥那句话音朗朗,且丝毫不显歉意的一句:「臣来迟,还请我王恕罪。」

张子娥举步款款上殿,骄阳透过琉璃窗洒满洁白污垢的裙角。她仍是从前山间做派,朝服不披,官帽不带,在一众官服锦带间显得粲然不群,尤其那一身仆仆风尘,反而衬得各位衣冠齐楚的大人无事可做,分外清闲。左左右右,上上下下打量一圈,步子中规中矩,眉眼平平顺顺,既是一顶一清素,又透着不明缘由的招摇。两手高擎在身前一搭,宽袖垂下,张子娥扎扎实实地行了一个礼:「臣有要事禀奏。」

「说来。」

张子娥挺身站定,大袖一挥,从袖中取出一张皱纸:「今早陶府传来消息,粮仓尚存三成余粮,清点在次,还请我王察验。」

梁王扫了一眼与太子同行的粮草副官,那人立刻会意,上前一步说道:「禀大王,张大人,三月前陶府粮库经下官亲自察验,莫说三成,连一袋完整的米面都没有。」

「大人有所不知,若非公主当机立断,陶府大粮仓的确是无一幸存。那夜火势突然,事态峻迫,为求一线生机,公主下令把粮袋推入一侧陡峭山崖。崖壁地势险峻,谷底粮草能否收复断不可知,故不曾向大王与诸位禀明详细。」

这件事,苏青舟也不知情。被平白无故由生父泼了一身脏水而不动如山的她,却在此时于唇角抽搐出一丝心意难辨的笑意。

梁王则是大喜过望,沉吟半晌,不知当作何反应。粮仓尚存确是好事,但从守粮不当到护粮有功,他便没有什么得当的理由来打压他这个多事的女儿了。好大喜功的梁王此时游移不定,双眼不觉紧眯成了一线。王上的偏颇昭然若揭,一群善于揣度王意之人都看在眼里,冷冷讥讽在心头,默默讪笑而不发。

众臣在等王发话,而张子娥不。

古来不仅有君王驭臣之术,他既不动,不若轻轻抬手,推波助澜一番。

「数月间,臣请能工巧匠造绳引路,感得皇天佑助,粮袋恰是堆积在山腰高低之间,正避水侵日晒,悉数得以保留。臣闻天佑至善,天佑至德,天佑真龙之子,今饿莩载道民不聊生,宋国东阳粮仓已丢,断无作为,臣请求开仓赈灾,施与大梁子民与梁宋边境的流民,已显我王仁德。」

话至此处,无不应允之理。见梁王欣然答允,张子娥旋即搭手以谢天恩:「我王仁德,天佑大梁。」

并一声高宣,众臣随之趋炎附势,刷刷伏地,赞声满堂:「天佑大梁。」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