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1年凌晨(2 / 2)
的含义,这个故事有含义吗?
这样的文学作品,或许连作者自己都会感觉到耻辱吧。不过前提是作者要知道,不过知道的话就不会允许这么一个作品现世。
耻辱!这不是一个大师的尊严所能允许的。
不是大师级的人物,那这就是一副拙劣的临摹作。
只看到了表层的血腥暴力,博人眼球的东西,却没有看到更深刻的意义。
不够,也足够。
足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很好,真是不尊重生命。令人感到耻辱。
没有思考的死亡说疯狂都是抬举。
火红的花瓣无声无息,无穷无尽的围绕在我身边。
我倾听它们的低语,像吹动它们的风一样思考,感受脚下泥土的呼吸。
对手无寸铁的弱者下手。缺乏勇气,缺乏自信,前面那种张扬的方式是否又是为了隐藏这缺乏的勇气和自信呢?
因为自我厌弃,所以表现得极度自恋。
是个虚荣的人啊。
魔鬼最大的罪恶就是虚荣。如果不能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行径,那成为魔鬼的意义又在哪里?
怎么没有想到呢?没有疯狂的炫耀自己的行径,身上没有一点与案件相关的东西,再看到警察追来时没有停下,发表出挑衅并涵盖对案件本身对欣赏。这与凶手不符啊。
啊,思林先生恐怕自认为是持刀者,但也只是那把刀。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那一场……哦,不,是两场,那两场交通事故是投名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吗?像极了投名状,但凶手本人一定不会认为是投名状。像这种用自恋来掩盖自卑的人,绝对不会承认内心中的自卑,甚至还会努力说服自己忽视继续那种张扬自大,这是什么心理?
潜意识里面,我知道,我感受到了,或者我做出了某种行为,而这个行为和我给自己的定义不符,导致我去否认这种行为。这是一种反应,潜意识的反应。它是什么?
潜意识里的反应……因通过心理防御机制解释。
弗洛伊德提出过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维持心理平衡的机制。
不管是外部造成的心理压力,还是内部引起的心理焦虑,人为了减轻焦虑,恢复内心的平衡,仍会无意识的或部分意识的做出某种行为模式,比如压抑行为,强迫控制,否定行为(拒绝承认不愉快的现实),反向(为了平衡冲突思想,做出过度相反举动),转移(把危险情感转移到另一个叫安全的情景),歪曲幻想,麻醉作用,摄入,仿同,投射等十多种的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往往都是不自觉的反射行为。
我捡起一朵鲜花。
花瓣被吹往的方向必定和吹起它的风有关。
凶手为什么讨厌受害者?或者说藏红仙的模仿者在受害者上看到了什么罪孽?
受害者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除了他们都在为别的人或者别的事物而活。为金钱、为家人、为他人注视的目光。
不为自己而活……这便是他们的罪孽。
为什么凶手会觉得不为自己而活是罪孽?因为不为自己而活的人不配活着吗?这真是一个牵强的借口。或者说,根本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只是凶手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安抚自己的良知而找的理由。
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要什么逻辑?
所以,凶手为什么憎恨不为自己而活的人?
犹太伦理学家rabbidessler说:“人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认为你要为你所爱之人付出,然而真正的答案是你爱你为之付出的那个人。”他的意思是,当我给予你什么的时候,我把我自己投入在你身上。基于自爱是一种必然(大部分人都爱他们自己),且现在我的一部分已成了你,就是说在你身上有着我爱的那一部分自己。
那恨是否一样呢?
如此厌恶不能为自己而活的人,恐怕凶手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为自己而活的人。
他憎恨当下的生活,或者说实际上他是憎恨自己无法改变,但又不肯承认是自己原因,为了缓解这种痛苦因此做出了某些过激成行为去惩罚那些他认为应该有罪的行为。
某种程度上的反向行为,采用某种与潜意识完全相反的行为去掩盖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这个真实想法对其来说和臆想中的自己有冲突。为了缓解这份冲突焦虑,故意朝相反的途径释放。
也有一部分的投射,还有点别的。
心理防御机制有些复杂。
我想看看继续深入,想继续看看这幅作品背后的创作者为何如此聪明的同时又如此愚笨。
“彭!”
“大早上的你在发什么疯?”
突然一道光打在了我脸上,我似乎从什么冷酷无情的东西面前逃走。
我目光直视着前方,慢慢靠近。“青?”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