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太公遗风(2/5)(1 / 3)
听了这话。
薛仁贵看向秦牧,疑惑道:“怎么少爷?你对长平之战有着不同的看法?”
“赵括纸上谈兵,自古便有定论。”
“这一战怎么还会有不同的结果?”
秦牧笑道:“都说赵括纸上谈兵,被白起玩弄股掌之间,这才使得赵军大败。”
“但为什么一定是赵括致使赵国大败,而不是赵国必败才启用的赵括呢?”
闻言。
薛仁贵与陈平安两人,皆是一愣。
赵国必败才用的赵括?
这...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解。
但陈平安显然有了兴趣,急忙道:“还请驸马爷明示。”
秦牧沉吟道:“我只是给你举一个例子,也不代表我说的一定对。”
“世人皆说赵括纸上谈兵,没有真才实学,这才导致了赵国大败于秦国。”
“但我却认为,罪不一定在赵括。”
“当时的赵国,正是国力昌盛之时,是七国之中最有能力抵抗秦国的所在。”
“赵王身旁,可谓谋士成云,门客成雨,赵王打算用年轻气盛的赵括换下擅守大将廉颇,竟得到了朝中文武的一致同意。”
“虽然蔺相如出言相劝,那也只是因为他不看好赵括而已。”
“如此说来,便意味着一个可能...”
秦牧说着,看向陈平安。
思忖片刻。
陈平安缓缓开口。
“赵括年轻,血气方刚,主张进攻。”
“赵王的意思是,舍弃四十万赵国大军,只为了重创秦军,减缓秦军东征的脚步。”
“所以,赵国必败才启用的赵括。”
“只因为秦国偷偷将白起调了过来,这才令赵括接二连三陷入白起圈套,落得个大败,却给给秦军造成重创。”
听了陈平安的话。
秦牧欣慰的点了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
“赵括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是不是纸张谈兵我们不知道。”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杀神白起确实强,他早已摸透了赵军的进攻路数,赵括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还有,赵王确实是个庸才。”
薛仁贵在一旁认真听着。
这个理论,还真是颠覆了他的三观。
“少...少爷...”
“这是真的吗?”
薛仁贵望向秦牧,面带疑惑。
“呵呵...”秦牧无奈的笑了笑,“是与不是,我也不知道。”
“这只是我的推测而已。”
“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的真相又有谁能了解?”
紧接着。
秦牧对陈平安道:“接下来,我们便用孙子兵法来解读长平之战。”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
接下来。
秦牧对陈平安进行为期三天的魔鬼训练。
这三日。
陈平安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疯狂汲取着营养。
秦牧讲解角度之精辟,切入点之刁钻,令陈平安无法自拔。
三日一晃而过。
陈平安自秦府而出,向会试考场而去。
为了武举的会试笔试。
李二专门令户部划拨了部分欠款,修建了一座聚英殿。
会试的笔试便是在这里进行。
长安城。
聚英殿。
五十名参考者齐聚一堂。
此场考试。
依然由李靖担任主考官,秦叔宝担任副考官。
陈平安端坐于案牍之前。
秦叔宝手中拿着一封盖有玺印的信函。
此场考试的题目,是由李二亲自出的。
秦叔宝打开信函,微微蹙眉,随后高唱。
“此场考试题目为,论【马陵之战】。”
紧接着。
李靖在一旁附和道:“马陵之战是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大家从孙膑大胜与庞涓大败两个点,讨论双方的胜负得失。”
“我与秦将军将会针对你们的观点,给出相应的分数。”
“这一场,将决定你们是否有资格金殿比武,夺得武状元。”
“现在,诸位可以作答了。”
李靖话落。
五十人考试先是思忖,随后奋笔疾书。
今后是老死军中,还是位极人臣,便看这一场了。
军策论答比金殿比武的分量,还要重。
陈平安坐在案牍前,没有着急动笔。
马陵之战他很熟。
他只是在想,是用【孟德新书】还是用【六韬】之中的观点,进行作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此战必胜。
思忖片刻,陈平安开奋笔疾书。
两个时辰后。
哐...
铜锣响起。
所有考生皆是放下了笔墨,双手放于案牍之上。
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