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匠的定位(1 / 2)
指着桌上的图纸,陈展开始给众人一一解说了耧车的作用。
“这个是耧辕,作用不说相信大家也知道。”
“这两个是种子的漏斗,大的是盛装种子用的,小的是让种子往下漏的时候,洒落的更加均匀。”
“这个是耧籽管道,作用就是将种子撒到泥土当中。”
“而在楼籽管道之前的这个叫耧铧,是在土地当中划出播种的垄沟。”
“最后这个就是副手了,作用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
将所有的机构都解说了一遍之后,陈展将目光放在在场的工匠身上。
今天之所以如此的不厌其烦地,给众人不停的解说解惑。
那是因为在陈展看来,在场的人,就是未来科技发展的火种。
陈展可不是那些脑袋有坑的穿越者,凭借自己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就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
历史就像是一层一层的楼房建造。
像漂亮国那样没有历史过去的,终究是在未来要出大问题的。
而正是因为华夏民族那一代代历史地传承,才有了后世那个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新时代。
正如坐在六楼的人,没有资格嘲笑三楼比他低一样。
哪怕现代的人穿回到古代,也没有资格肆意去嘲笑别人。
因为没有这些落后的一代代人,就没有先进的未来。
毕竟任何技术和文明,都不可能像空中阁楼一样,不要地基,而飘荡在半空中。
哪怕长长被嘲笑的漂亮国,血脉里也流淌着欧洲的文明和传承。
在发展科学和技术提速的时候,陈展就以引导和启发为主。
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个时代的人,自己启发出智慧地光芒来。
其实往往在发明创造的过程当中,不是大家创造不出来,而是大家想不到。
只要能够想象出来的,切合实际客观规律的东西,就能够创造出来。
古代的这些大师,能力就是如此的牛逼。
“诸位,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我们探讨一下!”
所有的工匠对于陈展都露出了感激的目光,在他们看来,探讨只是陈展谦虚地说法。
在大家的心里,陈展的身体周围,已经被动的披上了一圈耀眼的光环。
这个折冲府的最高统领,在工匠的心目中,已经和他们祖师鲁班能够相提并论了。
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陈展抛出了多个技术成熟的发明成果。
一两个就已经让一代大师青史留名了,更何况陈展还展现地如此之多。
已经彻底的将这些心目中,那种同行相轻的情绪,打得意思不剩。
所以,众多工匠面对陈展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一种讨教和学习的心态。
专门负责农具打造的钟科,就迫不及待地向着陈展请教起来。
“陈将军,这耧车为什么不多设计几根种子的耧管?”
陈展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向着其他人再次问了起来。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陈将军,为什么不管是耕梨还是耕耧,在某些重要的地方,您都没有采取全铁的构造。”
看到好半天,都没有人开口,铁匠的领头人梅峰这才提出了一个问题。
点了点头,确认再没有人有问题了之后,陈展这才将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解说。
“先说说材质的问题!”
“我们的任何一个改变和举动,都将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
“老百姓不笨,相反他们非常聪明。”
“我们设计和推广的东西适不适合他们,有没有重大的缺陷,他们第一时间就会觉察。”
“对于我们的工匠而言,不要总是认为老百姓见识浅薄,认识不到咱们打造的东西的便利性。”
“但真实是什么样的呢?”
“就拿我们刚才说的材质问题,多用铁质的肯定耐用结实,但是成本呢?”
“有没有考虑过成本问题,成本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范围,那么怎么向大家推广?”
“一个得不到所有老百姓赞同的新生物品,只能被我们束之高阁,放弃使用。”
“接下来再说说耧管的数量问题。”
“之所以用三根耧管,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平衡的原因,一个是土壤的原因。”
“用三根耧管,以中间哪一根为中心,可以左右摇动耧车,使得耧车籽斗里的种子能够均匀的下滑到田地里。”
“如果设计的是四根,或者更多的下籽管,那么耧车将会很难被摇动,那么就会出现种子下落地不均匀或者直接堵死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土壤都有结块的现象,远没有南方土地那种松软湿润的情况。”
“所以耧车在播种的时候,三根耧管不仅平稳,而且还非常轻便,利用扶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