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第两百一十九颗葡萄(1 / 3)
与谢知玉记忆中的大公主相比,谢知薇精气神无疑要更强一些,如今的她,看着依旧温婉动人,贵气十足却又不会叫人觉得咄咄逼人。
但温婉之余,却绝不会让人认为她为人和善可欺。
谢知薇因为习武的关系,眼睛明亮有神,背脊挺得直直的,这一点与皇后娘娘倒是十分相像,其与其兄长一般无二,站在那儿便有一种青松挺拔青翠欲滴之感,扑面而来,满是少年少女的鲜活美好气息。
而当初的小白杨,如今的大白杨,据说正在被催婚,只不过对方一直拿自己大哥,也就是大皇子说事。
大皇子早年便议过亲,只是中间出了些事,让亲事暂缓,到二皇子……到太子这儿,大皇子尚未娶妻倒是成了他拒绝议亲的最好借口。
谢知薇及笄那一年,二皇子就已经被封为太子,所以,如今都是尊称太子殿下的。
谢知兰如今也长大了半大姑娘一个,和谢知玉关系不见过和睦,却也没有争锋相对,这全赖谢知兰身边多了个林文静。
而林文静进宫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正儿八经为了给谢知兰这个公主当伴读来的,她和林家目标十分明确,她入宫的目的,便是和大皇子培养感情。
林家没什么有才能的人,家里赖着端贵妃这个林家女儿受宠而水涨船高,但端贵妃嫌弃自己母家不给力,无法为自己儿子提供最好的后盾,对林家其实也不见得多上心。
林家自然不甘心,所以才会有林文静这步棋。
大皇子十四岁的时候端贵妃就开始为他相看贵女。
兵部尚书家的女儿,可为侧妃,太傅家的女儿,也可为侧妃,司家在军中素有威望,他家的女儿,也可为侧妃,至于说大皇子妃的位置,端贵妃相中的是丞相家的女儿。
丞相是两朝老人,先皇钦点的托孤大臣,对承安帝尽心尽力,承安帝能够独揽大权了,其立马爽快放权,彻底打消承安帝的顾虑。
也算是一众托孤大臣之中最能守得住本心,结局也最好的一个睿智老人。
大魏皇子,正妃一位,侧妃二人,其余人皆为良娣或是直接便是无名小妾。
封王之后,他们想纳多少便是他们自个关起门来在自个封地上的事了,但正妃和侧妃这类需要上禀皇族宗室的,仍旧有着限制。
太子倒是能有侧妃四人,太子妃一位,良娣数位。
二皇子虽然被封为了太子,可端贵妃没有死心,古来被封太子的皇子不知凡几,可最后能够登得宝座的,也不过那么几个罢了。
若是太子之位一定,皇子们之间便偃旗息鼓兄友弟恭,那便不会有各种血流成河兄弟残杀甚至皇子直接逼宫弑父的动乱发生了。
早在谢承斯才十二岁的时候,端贵妃便命令林家为其敛财以供将来。
林家嚣张跋扈,在京城还收敛不少,出了京城,那是谁有钱谁倒霉,直接叫林家人盯上。
谢承斯的侧妃正妃之位,端贵妃选了又选,挑了又挑,总觉得都配不上她儿子。
唯一相中的丞相家的孙女儿,也不是因为对方自身出众,而是奔着其身后的丞相而去的。
她倒是想,可也不问问丞相愿意一把年纪,即将荣归之际,还掺和第三代皇子夺嫡之争中不。
在承安帝委婉透露了端贵妃有意丞相家的孙女儿的意思后,丞相当即便请罪说自家孙女儿心大,早早便与人情投意合,家里那个逆子又宠闺女,一早便同意了,如今,两家就差下交换庚帖了。
同样宠闺女的承安帝一听,反倒宽慰起了丞相,大意为哪有当爹的不疼女儿的巴拉巴拉的。
这事传到端贵妃耳朵里,给她气得又发了一通好大的火。
她继续挑挑拣拣挑挑拣拣,看这个不如意,看那个也不如意,好不容易挑到一个大儒家的姑娘,双方都谈得差不多了,彼此有意,结果林文静爆出有孕,致使其有孕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皇子谢承斯。
那位天下闻名的大儒家的姑娘门风清正,或许比不得皇后娘娘出身的白家,但也是天下风向所致,结果,他家姑娘人还没出嫁,那边先出了私生子。
管端贵妃如何粉饰太平,说表兄妹两早便情投意合郎有情妾有意,只差有了正妃后大轿抬过门。
她说破了天,大儒家就是不接,不但不接,其动作也是极快,一转头,当即和另一家同样风门清正的书香门第喜结良缘。
这又给端贵妃气得大发雷霆。
至于说林文静肚子里的孩子,那还真是谢承斯的种。
一个有意勾引,总走歪路,在自己惯用的香粉中掺催情药这种招都能使出来。
另一个越年长越被压抑,越被反复灌输要超过二皇子,要盖过兄弟们的光芒,要成为宫里最优秀的那个人,为人更是不能有半分污点,免得将来与大位无缘。
为此,他不被允许有任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一应事务尽皆是端贵妃为其安排好的。
大概是过分压抑的缘故,脑子一抽,便想着,那他偏就留下污点了如何?
然后,两人便滚到了一处去了。
谢承斯十四岁端贵妃开始为其相看正妃人选,往往自己挑了半天,提起这事又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