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正制糖与种植园(1 / 2)

加入书签

李正说:“陛下,我想到一个好方法可以生产更多的蔗糖。”

李二和一旁的冯盎闻言一惊,李二急道:“什么,万年县伯你有制蔗糖之法?你又是从何得知的?

冯盎这才知道眼前这位翩翩少年是闻名大唐的万年县伯李正,心中一凛,也疑惑地问道:“听闻这蔗糖也叫糖霜,产自天竺,万年县伯莫不是从天竺商人中购得?”

李正神秘地一笑说:“神曰:不可说,不可说。”自认为秒懂的李二便知道了他的意思,原来又是拜那位老祖宗所赐啊,于是便瞬间领悟道:“原来如此,朕知道了。”

只剩下一旁的耿国公冯盎一脸懵逼,心想这两位爷在打什么哑迷啊?老子怎么一句话都听不懂?

御座上的李世民向前倾了一下身子,饶有兴趣地说道:“爱卿可否为朕展示展示一下这蔗糖制炼之法?”

这时冯盎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说:“陛下,臣这次带来了上百车岭南的甘蔗,想要进献给陛下,如果万年县伯有制甘蔗之法,可以用这些甘蔗试试。”

“哈哈,这可真是巧了”,刚想打瞌睡便有人送上枕头的李世民一乐,说:“既然如此,那爱卿打算什么时候把这蔗糖提炼出来?”

李正心里想道,嘿嘿,李二啊,你可掉进了老子为你挖的大坑里了,老子不仅会制蔗糖,而且还会制白糖,到时你就看老子怎么发财吧。

正在等待李正回话的李世民等了许久,又看到了李正这混小子一脸傻乐的样子,徉怒道:“万年县伯,朕在问你话呢!”

被一阵怒喝惊醒的李正打了个激灵,装作出一阵惶恐不安的样子,急急忙忙地说:“陛下恕罪,臣刚才想着如何经营好琉球一事想得入了迷,一时未来得及回话,望陛下恕罪!”

“罢了,既然你也是心想国事,朕便饶你一回吧!”李二一挥手,故作大方地说道。但心里却想着,要不是看你小子救了观音婢的份上,朕定要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谢陛下隆恩。”李正感谢道:“臣有个想法,可以召募一些流民或者组织一些官奴,让这些人在几个小吏和数百府兵管理押送下前往琉球种植甘蔗,一来可以为日后诸王分封海外做些准备,二来又可以让大唐开彊拓土,可谓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琉球岛,即后世台湾省是我国蔗糖主产区之一,有悠久的植蔗历史,因此,台湾省被称为"甘蔗王国"、"东方甜岛"。生产甘蔗,除了要有适当的土壤、肥料,还需要足够的阳光,调节空气的季风也是不可缺少的。和海峡一边的福建相比,台湾许多地方气候更温暖,降雨量更多,平原和丘陵地带都适合甘蔗生长。

并且,李正这样做也是想让宝岛台湾提前进入大开发,毕竟按照历史,台湾要一直到明未才会有大批闽南人迁移定居呢!李正可是让台湾提前了上千年纳入到了中国大陆的怀抱中来。

李二微微颌首,说:“爱卿言之有理,朕会考虑的。”

看了李二的脸色由怒转喜后,李正又说:“陛下,臣建议让秦王府旧臣入宫议事,让各位大臣一起见证甘蔗是如何制糖的,顺便也送给他们一笔大买卖。”说完他又转过了头,又微笑地对冯盎说道:“耿国公一族世居岭南,这买卖当然少不了您,到时候大家伙的甘蔗买卖便有劳你照顾一二了。”

李正把话说完后,心里却是想着,王玄策啊王玄策,本来按照正史李二是为了获得制糖技术才让你出使天竺,从而让你完成“一人灭一国”的史诗级任务的,但现在看来你的功勋要被老子弄没了,罪过罪过。

一直充当工具人的冯盎听说李正不仅送了他一笔大买卖,并且还可以跟一众大唐勋贵搭上了线,不由心中一喜,乐呵呵地说:“既然如此,老夫便多谢李县伯提携了,李县伯放心,只要能帮得上忙,老夫必定义不容辞。”

李二听了也觉得可行,便命人招呼一众秦王府旧臣进宫了。

既然原材料已经有了,李正便叫人找了一个有石磨的地方,又去御膳房拿了一些工具过来。

很快,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候君集等一众勋贵很快便来了,只听到程咬金大急道:“陛下,臣听说李正这小子有制糖霜之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李世民温和地笑道:“知节莫急,想必那小子也不敢欺君,待会且看着吧。”

正在一众人说话的时候,李正便叫一些太监带着一堆工具进来了,他也刚好听到了程咬金的话,心中一乐,便对眼前的各位君臣正色道:“我知道大家有很多话想问,但是你们先别急,先让在下给大家示范一下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甘蔗怎么制糖,然后我才跟大家谈一笔买卖。”

大家闻言,便不说话了,纷纷好奇地走了过来,专心致志地看着李正的动作。

只见李正叫人称了十斤削好皮的甘蔗,用水冲洗一下,用刀把甘蔗切成碎渣。再把这些甘蔗渣放到石磨里碾压,不一会儿有点黄绿的甘蔗汁水便流到了一个顶上放有纱布和筛子的木桶里面,这样就把甘蔗汁里的渣味去掉了。

然后李正叫人把汁水倒进一个大锅中,开始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