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看你面子(1 / 3)
杨林乐意跟郑天龙多说两句,也是看了宋维清的面子。
换成别人,杨林也没那功夫去伺候。
要是这郑天龙能领宋维清的情那杨林也觉得不错。
所以,当郑天龙表达了想要转型的意愿时,杨林就直接跟他说了。
郑天龙这个人杨林了解不深,但是看到他跟宋维清的关系再推出他跟宋林的关系也不是很难了。
关于滨城的地下势力,杨林所知更少,但看郑天龙这人应该属于站在顶端的那一小撮。
“汽车……4s店……这个,这个……我完全不会啊。”听到杨林的建议,郑天龙的心就凉了一半,这东西跟他所熟知的世界相差太远了。
他会不会的,杨林才不管,兀自道:“国内的政策正在逐步开放,做生意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很多身边的朋友有感兴趣的都喜欢来问问我做什么合适,其实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能回答。也没有很难很高深。高科技的东西需要专门的人才,短时间内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而非高科技的机会又多的,无外乎衣食住行啊。郑总目前所做的建筑业有没有感觉最近特别好干?”
听杨林这话,郑天龙当然有感觉,最近滨城的工地越来越多,如果他一直搞这个同样能赚钱,但他依然执意转型,还不是正是因为“机会太多”了么?
他这个建筑公司,说白了就是靠暴力胁迫,威逼施工方妥协,用高价来买他们的低质量的建材,进而从中牟利。
郑天龙能从一个混混做到一方老大,如果只靠一身蛮力,大概率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马仔。如果不是靠着敏锐的直觉,和油滑的处世,估计他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他之所以那么着急想要转型,也是感觉这种事情做多了,哪怕上面有人罩他依然感觉到“不稳”。
自己的摊子越来越大,如果现在不能及时转型,等到规模大到他自己控制不住的时候,必然遭到反噬!因此,他想趁着自己对于公司的掌控力度还在,趁着自己还能一言而决公司走向的时候尽快找到突破点,进而将公司的业务全面导向合法化,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基业。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继续搞建筑业,问题是他的大名在这个圈儿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口碑差到了极点。哪怕他降低价格,提高材料质量人家施工方也未必肯信,最大的可能还要怀疑他会不会有更大的坑等着人家。最关键的是他手下的那些马仔,实际上一个懂建材的都没有,弄一车建筑垃圾或者劣质建材什么的还行,让他们费脑子去跟供货商谈,再进货,再去跟施工方谈,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如果有一个可以转型的行业,他也可以有借口清理掉一部分人,精简优化一下队伍。到了那个时候,该招人招人该干事儿就干事儿。
“是……就是因为太好干了,我才想着转型,我那一行不长久。”
听到郑天龙这话,杨林眉头一挑没想到他居然还是个清醒的,随即点点头道:“是,不过抛开你的事情不谈,实际上这就是衣食住行里面的住了,房价已经开始涨了,未来肯定会涨的更夸张。我推荐你做跟汽车相关的行业也没有什么很神秘的地方,就是衣食住行中的行。看起来滨城现在马路上的车不多,但政策最近就会下,也会鼓励市民们买车,就目前滨城的这几家4s店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的巨大需求,你现在去做,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
“真……真的么?”郑天龙心动了,他没上过多少学,但是杨林是不是在忽悠他他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他相信杨林说的都是真的。
一个整天跟一帮市府、巨贾子女待在一起的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是他这种粗人能比的。
这个时候,他选择相信杨林。
“那肯定是真的。你现在不缺钱,4s店随便搞啊。”
现在包括未来都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不缺钱,但是要让他们去投资的时候,总也找不对方向。如果运气好,投中了一个有搞头的项目,这人自然也就顺势而起,可一旦运气不好项目投错了,钱可也就打了水漂,多少人倾家荡产也未尝没有?
像杨林这种能给你指明投资方向的,对郑天龙这种人来说一般称之为——贵人提携。
而这种贵人一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告诉你能赚钱的行业,是他并未去涉足也根本看不上的。
那么,贵人本身的格局和所站的位置就显得很重要了。
如果杨林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同样可以告诉郑天龙你去搞“衣食住行”,只是那“行”很可能就变成开出租,“食”很可能变成了开小吃摊。
但以众合老板的身份来提点郑天龙,那这个行自然就变成了“4s店”,而推荐给王凯的“食”就成了粮食进出口。
若是他的身份地位再高一些,保不齐就变成了——要不你投个汽车厂?
“那……我试试!”
“去吧。”
郑天龙说他不会,杨林才不管,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他不缺钱,自己不懂难道还不知道去聘请一些懂的人来做么?
4s店这玩意儿,滨城目前市场的空缺是极大的,现在进场甚至可以分到最大的那块蛋糕。
本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