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农机厂厂长(1 / 2)

加入书签

高国安说话的带有歉意,昨天他像对待普通私企老板一样叫他老板,后来才知道,人家公司里头叫薛董。

也不知道因为昨天的称呼,薛成刚生没生气,所以高国安话语中,带有歉意讨好。

薛成刚却只是微微一笑,道:“你好,高厂长,昨天你说是有一笔大生意,我想知道是什么生意!”

高国安见薛成刚直奔主题,便开口道:“薛董,是这样的……”

听到高国安的话,薛成刚明白大概意思。

1980年初,我国取消积分大锅饭,土地开始分发到农民手中,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规模由大变小,大农机与小规模经营的矛盾凸显。

原有产品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农机工业产值连续2年下滑。

高国安所领导的津港农机厂也不例外,在市场稍显颓势的时候,高国安就组织人手,进行市场调查。

发现问题后,高国安便针对,适应农村经营体制的变化,满足市场实际需要,开始寻求发展之路,用五年时间,这才有所结果。ωωw.cascoo.net

有结果后,高国安制定一整套产品调整结构:一是由以大中型农机为主调整为以中小型农机为主;

二是由以种植业产品为主调整的产品覆盖农业各产业,各种中小型拖拉机、中小型联合收获机、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饲料机械、畜牧机械和水产饲养设备等产销量快速增长,出现产销两旺局面。

虽然调整结构,和整改方法有了,不过机器却跟不上。

因为原来留下的老机器,虽然还能用,不过却只能运用到,大型生产、收割机上面,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计划。

发现这一点,高国安开始全国寻找合适生产的车床和机型。

可一番寻找下来,让高国安气馁,因为之前都是“大锅饭”制度,基本都是全村一起种地,一起收割,所以全国用的都是大型农机,而相应的农机配件和生产,也都是大

。型机器的。

对于小型机器的生产和制造根本不利。

最后也是偶然得到消息,高国安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薛成刚这里。

不过一百万的大生意也是真的,只是一百万要买的机器,车床却不少,要是按照市场价算下来,薛成刚就算有应该也不会卖……

只不过高国安当时也不敢实话实说,毕竟直接说出来,薛成刚理都不会理他。

而昨天的事发生以后,高国安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虽然他是国企厂厂长,不过看着明灯五周年庆典,都有省长、市长坐台,他自认为还是比不过。

要是让薛成刚难受了,估摸着自己也好不了。

所以高国安现在提着一颗心,眼巴巴的看着薛成刚。

而薛成刚此时皱着眉头思索着高国安的话。

农机发展薛成刚自己经历过,其中利润也是巨大可观,可以说从85年开始,农机第二次改革,到95年发展壮大,富了一大批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南河和北河,两个地方不仅农机需求量最大,也是农机输出最多的地方。

这种情况持续到千禧年初,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才有所缓和。

现在高国安提出的,正好是第二次农机改革的需求。

如果自己也能参与进去……

想着如何参与进去的薛成刚看向高国安,像是看着一块绝世珍宝一样。

高国安感觉头皮发麻,不过还是挤出笑容问道:“薛董,你这是咋了?”

“高厂,你说的那些车床,机器我都能找到。”薛成刚笑着说道。

“真的!”高国安激动的从沙发上站起来,不过好像想到什么,又有些尴尬,道:“让你见笑了!这批机器,车床对我们农机厂太重要了!”

薛成刚笑了笑,认同道:“理解!”

随即不再说话

见薛成刚说得这么轻飘飘,没有接他的这个话题。

高国安尴尬笑了笑,道:“薛董,这个机器和车床对我们太重要了,所以……你看,这

。价格方面,能不能给我点优惠?”

薛成刚点头道:“当然可以……”

高国安听到这话,有些激动,手不由攥紧一下,等着薛成刚接下来的话。

“这样,所有机器,我就不赚钱了,直接成本价给你!”

高国安听后苦笑,这话他听的太熟悉,不过就是面子话,谁会不赚钱。

“高厂长,你也知道你要的机器,都是需要进口的!一台车床就需要一百来万,一台设备机器至少两百万,我给你成本价,车床只要一百万,设备两百万,高厂长打算要多少?”

高国安面上一窘,这车床,机器,他都打听过。

符合他要求的车床和机器,因为是进口的,一台车床要一百六十万,一台机器要二百五十多万,就是这样还不一定能买到。

而薛成刚给的这个价格,确实够良心,不过他手里的钱,刚刚够一台车床的钱,可只有车床没有力气,又要怎么做出想要的农机。

想到这里,高国安不自觉的动了动身子,脸上有些发热。

“薛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