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忍无可忍(1 / 2)
一想到这里,周瑜就气不打一处来,更可气的是这便宜只怕刘备还占定了。
虽然孙权的回信还没有来,但周瑜知道孙权三思过后一定会同意撤出江夏,即便是孙权没想明白,鲁肃也会说服孙权。
因为刘备此举是顺应大势的,在曹操的巨大压力下,其他诸侯虽然也会各自争斗,但头号大敌,依然首推曹操。
刘备这一次用的是阳谋,阳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即使知道对手的目的,自己却依然不得不按对手的套路行动。
这几日周瑜一直在苦思对策,他不是思考如何才能保住江夏,而是在想怎么恶心一下刘备和刘表,否则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恶气。
就在此时,传令兵禀报有孙绍的书信送到。
周瑜打开孙绍的信,开头是孙绍表达了对周瑜的尊敬的话,然后实际内容就是两点,第一个是求周瑜在他求长沙太守一职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第二件事则是说如今长沙水军之中大多数都是江夏人,反正江夏现在是要还的,请周瑜放那些长沙水军的家人迁徙去长沙。
看望孙绍的信,周瑜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立刻回信告诉孙绍,第一件事他早有打算,第二件事随便孙绍怎么安排,他都不知道。
简单回信之后周瑜就立刻命人快马送给孙绍。
孙绍的信给了周瑜启发,他想到恶心刘备和刘表的办法了,他立刻下令在全城散播流言。
流言的内容是刘表对黄祖之死非常愤怒,不相信孙绍只有几千人能够攻下江夏,认定了江夏城中有里应外合的内贼,因此要在夺回江夏后进行清算。一旦查出内贼,一人连坐全家;
如果查不出,则统统处罚!
当然也有传言,孙权准备增兵江夏,与荆州在江夏决一死战,江夏即将成为江东与荆州长期交战的战场。
这么简单的谣言自然瞒不过有识之士,但大多数民众却是想不明白的,特别是现在江夏刚刚易主,镇守江夏数十年的黄祖突然殒命,如今正是人心惶惶之际,这些流言更是让江夏人人自危。
无数人想要逃离江夏,这时候向北向西自然是不成的,那里依然是刘表的地盘,万一刘表追究起来,那是藏不住的。
只有向南和向东,这时候江夏人惊喜的发现,竟然有前往江东的船,于是胆小的纷纷收拾家财,准备前往江东避难。
逃亡的人一旦出现,影从效应立刻显现出来,第一天才有十来户人家乘船前往江东,第二日就有数百户,然后人越来越多,整个江夏人都疯狂的要逃出江夏。
船不够了,江夏人就自己拆了房梁用来扎木筏,为的就是逃出江夏,远离战场,逃避刘表的“清算”。
对于江夏人的疯狂,江东军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像是不知道一般,任由他们折腾。
此事自然是瞒不过刘备军的耳目,刘备很快就知道了周瑜的行为,但对此他们却同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他们肯拿自己将士的性命为了刘表死战。
这些士卒都是刘备安身立命的本钱,他怎么舍得用来为刘表拼命呢?
当然面子工作还是要做的,刘备一面装模作样的派人向将消息报告给刘表,一面佯装全军出动,进攻周瑜军。
江夏城下刘备大军将战鼓擂得震天作响,喊杀声冲破了天际。
城头上周瑜军同样严阵以待,以鼓对鼓,以锣对锣。
两军“激战”让江夏人更加恐慌,甚至不少不相信流言想要留下来观望的人纷纷开始出逃。
两军“激战”从午时打到天黑,这才各自鸣金收兵。
次日不到午时,刘备再次率军来攻,与周瑜军展开了“激战”。
就在此时,孙权的回信也送到了周瑜的手上,周瑜打开信一看,却是不由得攥紧了信,一双修长的手上青筋毕露。
孙权的信中先是表达了对周瑜攻下江夏的赞赏,然后在信中表示周瑜是江东大都督,前线所有的事情,包括攻占的城池都由周瑜相机而定,一言而决,不必用任何方式请示。
为了让周瑜能够服众,孙权甚至还写了一封与信的内容一模一样的手谕,让周瑜传达给全军将士。
孙权这么做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表示对周瑜的信任,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又何以让周瑜如此愤怒呢?
这不过是孙权不想承担丢失江夏的责任罢了,所谓的全权处置前线所占城池,就是让周瑜自己背上丢失江夏的黑锅!
孙权先是让自己统兵来打江夏,打这个几乎毫无胜算的仗,就是为了削弱他在军中的威望,没想到孙绍横插一脚,这江夏还真被打下来了。原以为孙权此时也就作罢了,却没想到孙权竟然又来这么一手!
周瑜想着自己不惜自毁名誉也要在刘备的阳谋之中为孙权谋取利益,他知道世人不会看不清楚江夏人的混乱迁徙是周瑜的毒计,就算是江夏人自己以后再看这件事,也会明白他们之所以被吓得背井离乡,一切都是周瑜搞的鬼。
只怕从此以后,周瑜少不得背上残民的名声,但即使他这样做,孙权却依旧如此对待他,这实在是让周瑜感到无比心寒,同时更多的是愤怒!
简直是欺人太甚,真当他周瑜是泥团面人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