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等丁香木(1 / 2)
回过神后,柳云迁不自觉的嘴角上扬,喃喃道:“圈儿哥。”
农历二月初三正值开春,小镇溪边杨柳绽开新绿,挨家挨户门口种植的桃树嫩芽含苞待放怯怯羞羞,散发出阵阵清甜充斥着大街小巷。
今日的小镇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小镇集市摊位上摆满了为节日添彩的物件,柳云迁晃荡在集市上左看右看时不时的把玩着手中竹笛。
“李大婶,你这香囊怎么卖呀?”
“呀,是云迁呀,你怎么没去村头呀,今年是你十五岁成人仪典,你可不能去迟了。”
“嘿嘿,我一会再去,这不是想来逛逛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么,这香囊多少钱?”柳云迁指了指摊上的香囊问道。
“啥多少钱呀,拿去吧,拿去吧,就当婶婶给你的成人礼物。”
“谢谢李大婶。”话落,柳云迁丢下几个铜钱快步离开,“哎呀,不要钱,不要钱,云迁耶,害~,看这孩子。”李大婶在后面焦急喊道。
柳云迁继续向前走着,随手把香囊系在腰间,走到集市末尾突然加快步伐,“嘿,陶贾宝,今年有没有带啥宝贝过来?”柳云迁突的朝前一窜给摊主来了个贴脸杀。
贾宝原名甄宝,姓陶,前几年柳云迁在他这买了个银簪子回去给大姐当生辰礼,谁知才戴了三天,就变成黑色了,还狡辩说是什么氧化,自那之后,甄宝便成了贾宝。
贾宝不是本镇人,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到这个小镇,说是这里风水好,景色好,还说以后要在这里养老,两眼精光贼头贼脑的。
被吓了一跳的陶甄宝转了转他那小眼珠子指了指面前摊子“呐,都在这了,这可都是宝贝,都是真家伙。”
柳云迁眉眼扫了扫摊子,随手拿起一个五彩斑斓的小海螺。
“哎呀,你可真会挑哇,介可是从山那边海里来的物件,五两银子,不还价。”
“五两?你咋不去抢呢!”说罢便放了下去。
“得,谁叫我心软呢,三两,不能再少了”。
“3个铜板,加上这个小匣子,要就收下,不要我可走了。”柳云迁指了指摊子下面被盖住了一角的小匣子。
“成交!”陶贾宝铁板钉钉,不容拒绝的说道,生怕柳云迁不要了或者继续讨价还价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成,但是咱丑话可说在前头,这我要拿回去没几天就坏掉的话,这次,我保证掀了你这破摊子!”柳云迁恶狠狠的说道。
“不会,不会,嘿嘿,保证不会,咱这不都是老朋友了么,我还能坑你不成?”陶贾宝一副讨好的样子说道。“不过你要这破匣子有啥用,我当年在永梦州那边寻宝的时候一酒鬼想要喝酒非要拿这玩意跟我换点酒钱,当时心一软,换也就换了,这不,没啥特别,一直砸在手里。”
柳云迁闻言拿起匣子摸了摸又凑近瞧了瞧,嘴中嘟囔道:“是没啥特别,木料还行,回去当柴烧。”
陶甄宝听言撇了撇嘴。
离开贾宝的摊子后柳云迁继续向小镇高处走去,沿着青石板台阶走到山腰处则来到一块更加广阔的场地,村子里大多数人家世代生活在这里,人来人往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柳云迁驻足在一片由月白色砖块和上等杉木再由天青色瓦片覆盖的建筑群,据说这种瓦片只有在烟雨天气中烧制才可实现。
柳云迁抬头仰望,【涞坊楼】三个大字映入眼帘,闭上双眼略微调整了一下状态,深吸一口气,脸上猛然堆积出了一张殷勤的笑脸大跨步跃过门槛,一边跑一边喊“哎呀,我的姐姐呀,哎呀呀,好姐姐呀,看我给你带啥礼物来了,姐啊,姐啊?”柳云迁进门后眼珠子上下左右快速转动,眼瞅着没见着大姐柳锦竹便继续对着各个酒桌喊道:
“哎咦~张叔,喝着呐?”
“嗨~郭阿姨今儿菜味道咋样啊?好不好吃,不好吃我让后厨给您换。”
“陈伯伯,陈伯伯,天上仙风把您都给请来啦,今儿下午得空比划两口?”
柳云迁挨个打了声招呼后向柜台走去,正忙着招呼客人的店小二丁小已望见来人立马迎了上去,“少爷,您怎么来了,今儿不是您的成人礼么,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去呀,这要被大小姐知道可不得了。”店二小已焦急说道。
“这不逛了趟集市耽误了会么,对了,大姐人呢,在楼上么?”
“在二楼厢房呢。”小已回答道。
“嗯,我赶着去参加仪典就不上去了,这个匣子你交给大姐,给她存放首饰用,对了,给我拿壶上等的桃花酿,今儿我要一醉方休!”
接过小已拿来的上等花酿后柳云迁飞也似的奔出门外朝村头方向跑去,此时二楼北边的厢房打开房门,向外走出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凭栏站立望向酒楼大门,女子气态高雅长发飘逸,皮肤细润如温玉,身穿红豆青绣长裙,金错银线在长裙上勾勒出几片花叶,腰系流苏玉佩,头上斜插锦华凤钗,腮边几缕发丝随着呼吸起伏摇曳,凭添了几分诱人的风情,胸前还裹着一抹淡淡的雅白色抹胸,甚是迷人。
此时小二丁小已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