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世事如棋(2 / 3)
糜竺吓得连忙又躲回到州牧府中,愤怒的百姓开始冲击府门。
此时形势已经失控,刘备不得不紧急调来一支军兵,把这数千人驱散,并下令全成都城戒严,不准任何百姓上街,违令者杀。
虽然刘备也知道,用这种方法强行把百姓的怒火压下去,相当于饮鸩止渴。
不止让他刘氏集团失去民心,而且如此对待儒生,连那些投奔而来的文人士大夫也会大失所望。
他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仁义之名将毁于一旦。
但他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能平息这场事端了。
可令刘备以及僚属没有想到的是,成都民乱虽然被强行压制下去了,可是其他地方反抗的怒火却熊熊燃烧了起来。
刘氏集团入主西川本就不怎么光明正大,当时便为世人所诟病。
后来幸亏有曹操送出了神助攻,逼迫许多忠于汉室之贤才前来投奔,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这才暂时稳定住了局势。
可是经过这么一折腾,刘备心狠手辣,对反对之人痛下杀手的名声便传扬出来,如此经过数十年积累起来仁义名望彻底毁了。
书房之内,诸葛亮拿着报上来的文书,忧心忡忡的道:“今日又有十个县令逃离蜀地,在下建议继续从吏员之中挑选贤才,前去赴任。”
“又有十个?”刘备锤着自己的额头,痛心道:“没想到这谯周之死,竟然掀起如此轩然大波。
就依先生之言,选吧。”
当初他人才多到连庞统这样的人都派去做县令,可是经过这件事之后,各地官员逃离者甚众,他也不得不选拔能识字的吏员前去做官了。
只是这么选拔上来的官吏,论才能岂能跟投奔过来的那些贤才相比?
糜竺咬着牙道:“主公,回想起来这件事一步一步达到巅峰,不会那么巧,一定是曹操派人暗中策划的。
当初谯周在巴西被被劫,而定军山与巴西郡毗邻,据说此时那丁辰小儿就在定军山屯兵,我猜此事跟他脱不了干系。”
刘备紧绷着脸,来回踱了两步道:“这丁辰小儿诡计多端,令人防不胜防,若说此事由他策划,一点也不稀奇。
只是事已至此,我等要如何做才能挽回?”
诸葛亮摇着羽毛扇道:“曹氏既然以诡计拆台,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刘备站定,看着诸葛亮道:“先生有何妙计?”
……
定军山口,有三辆马车一字排开。
丁辰对着最前面马车上的谯周拱手道:“委屈先生了,不知先生是准备去往许都还是邺城,在下均可派兵护送。”
谯周看了一眼身后那几辆马车,苦笑了道:“君侯下的一手好棋,原来君侯与老夫数日之前会面,已经预料到有今日之果,佩服佩服。”
当时谯周回府之后,刘备只是派人盯着,防卫并不严,于是早有细作暗中把谯周以及家眷接了出来,并随便放入十几具尸体,然后放了一场大火。
最终尸体烧成了焦炭,也没人去探查那焦炭是不是谯周以及家人了。
谯周叹口气,黯然道:“想来君侯之所为老夫请封太史公,也并非因为老夫之能,而是因为计谋使然吧,从头到尾老夫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先生言重了,”丁辰正色道:“先生的确是这世上最适合担任太史公之人。
而且先生不计生死,为民请命,此事必然会被后世史官记下,并没有半点虚假。
在下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揭穿刘备之伪善而已。”
“如今整个西川已经民怨沸腾,反刘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君侯计谋得逞了,想来收复西川指日可待,”谯周叹息道:“老夫也不求去许都与邺城,只求带领家眷去关中寻一僻静之地,搭草庐几间,教授乡中孩童读书识字,了此残生足矣。”
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发现自己完完全全被安排,就像是一枚棋子一样,由此不免心灰意懒,只想去关中隐居,再也不想涉足政事。
丁辰叹息道:“先生既然有此想法,在下也不好阻拦,就请先生把那诏书留好,待将来什么时候先生想要入朝为官,或者想要为后辈谋官,只需拿着那份诏书去往邺城寻我即可。”
“多谢君侯,告辞!”谯周对着丁辰拱了拱手。
虽然被利用了,但是得到丁辰这个承诺,也算是值得。
毕竟眼前这人年纪轻轻已经是曹魏尚书令,将来必然位高权重,就算他谯周不想为官,可是难保不想为后辈谋求个一官半职。
那份诏书,就相当于一个官位的承诺。
随即谯周带着家眷向关中而去。
丁辰回到中军大帐,曹昂看着眼前曹丕报来的文书,兴高采烈的道:“子文你快来看,刘备那边完全乱套了,西川反刘之声四起,官员纷纷逃离,如此下去,这刘备快要被蜀中百姓唾沫星子淹死了。”
“小弟算是学到了,”曹丕叹道:“子文哥哥不费一兵一卒,便搅得的蜀中民怨沸腾,这简直比千军万马还有效。
今日有细作报来,巴西郡最惨,阆中、西充、南充、宣汉等诸县主政之人全部逃离,他们恐怕连粮草都要收不上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