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测试训练成果(2 / 3)
嘲笑。
只听侍从道:“据逃回之人诉说,那医巫闾山境内并非只有乌桓百姓,同时驻扎的还有曹氏正规军,据说阳仪将军就是死在一个叫高顺的手上。”
“是高顺?”
公孙康闻言吃了一惊,高顺这个名字还是比较响亮的,尤其是其手下的陷阵营。
此时袁尚出言道:“高顺以及并州军都已经归降了曹氏,归曹操之婿丁辰指挥,此前在冀州与我鏖战者正是这支军马。
如今既然丁辰驻守柳城,高顺率军出现在医巫闾山也不稀奇。”
“那可有些棘手了。”
公孙康闻言眉头皱了起来,让他派军攻击乌桓人,用以敲山震虎,他有胆子。
可是若真正跟曹军作战,他却是有些犹豫。
毕竟如今曹氏的势力实在太大,连荆襄都已经投降,天下已经逐渐统一在曹操手下。
他若敢跟曹军开战,要是惹恼了曹操,等那曹丞相从荆襄回军,前来攻打怎么办?
他这几万人马欺负欺负乌桓人还行,跟曹军主力,动辄几十万人马相比还是不够看。
这时候袁尚看出了公孙康的担忧,心里不禁凉了半截。
此时有不少幽州冀州支持袁氏之人纷纷逃至辽东来投奔他,所以他的消息并不闭塞。
他早已经知道,妻子甄氏已被丁辰所抢,而他的父亲之死,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丁辰。
可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全都汇集到了一个人身上。
而且那人就在离此不远的地方,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公孙康能跟那人干起来,替他报了这奇耻大辱和生死之仇。
可是万一公孙康怂了,不敢跟柳城曹军起正面冲突,那这天下他还能指望谁?
“将军勿忧,”袁尚慨然道:“那高顺不过是一并州匹夫,又何足道哉?
其麾下陷阵营再是勇猛,不过千人而已,且已垂垂老矣,不足为虑。
就算其主将丁辰,手下也不过两千人马。
当初我在冀州的确判断有误,以至于被他钻了空子。
可是将军拥兵十万,岂能惧他区区两千之众?”
公孙康听了,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袁尚继续道:“听闻那高顺在吕布手下时,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善于练兵,深得军心,若假以时日,其将乌桓军兵重新训练起来,早晚都为将军之患。
故而将军宜在其未训练成之前尽早伐之。
如今曹氏大军在南,无暇北顾,正是绝佳良机。
将军迅速扫除东北,待将来曹军主力回归,若将军不愿意与曹氏为敌,到时再重新上表称臣,自可安然无虞。”
公孙康听了微微颔首。
袁尚前面的话都是挑拨离间,想要利用他的兵力来攻打柳城报仇,他自然能听得出。
可是后面的话却入情入理。
高顺是个善于练兵的将领,这并非什么秘密,现在乌桓精锐被全歼之后,剩下的全是普通百姓,战斗力并不强。
可是若留给高顺时间,难说其不会又训练出一支精兵出来,到时候又对辽东形成威胁。
可谓卧榻之侧,又多了个人酣睡,他当然不愿意看到这局面。
所以趁其势力未成,提前打掉正是最合理的选择。
至于他所惧怕的曹军,正如袁尚所说,先把周围威胁清除了,再对朝廷上表称臣,大不了名义上接受朝廷的册封就是,关起门来他还是辽东王。
曹操如今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璋、西北有马韩之忧患未除,应该也顾不上他这东北苦寒之地。
“传令下去,令柳毅率军三万,务必把这医巫闾山周围涤荡干净。”
公孙渊终于下定了决心,又沉声对侍从道:“告知柳毅,需得小心行事,万不可轻敌大意,宁愿缓进,也不可重蹈冒进之覆辙。”
“诺!”侍从前去传令了。
柳毅与阳仪当年都是跟随公孙度的将领,如今已五十有余,而且两人相交莫逆。
听闻好友阳仪在医巫闾山兵败被杀,柳毅悲愤不已,正想主动请缨,率军前去为阳仪报仇。
可是紧接着公孙渊的命令便下来了。
柳毅立即点齐三万军马,杀气腾腾西去。
行军途中,副将问骑在马上的柳毅道:“将军,我等是否率军直接杀奔医巫闾山,速战速决?”
“不可,”柳毅头发胡须虽然俱已花白,但是一身盔甲显得精神抖擞,他淡然道:“阳季泽便是犯了轻敌大意,孤军冒进之错,故而兵败身死。
老夫岂能再犯同样的错?”
“那依将军之见,我等该如何部署?”
柳毅沉吟片刻道:“我军虽然兵力占优,但仓促起兵,粮草准备不足,故应先去辽遂屯驻。
主公已在后方筹集军粮,待老夫十万石军粮运抵辽遂城,到时便以那里为大本营,老夫亲率三万大军,泰山压顶般杀将过去,一战便把医巫闾山的曹军以及乌桓人涤荡干净。”
这柳毅人老成精,再加上公孙康谆谆教导他不可轻敌,他倒是听进去了,所以并没有大意轻敌。
那辽遂县乃是辽东郡最西面一个县,离医巫闾山不过百里,在那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