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四任大都督(1 / 2)

加入书签

相比于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作为三国之一的东吴,却没有依样画葫,整出五个"良将"、"虎将",仅以让人看不懂的"大都督"命名,且只弄了四个,连五个都没满上,这是为何?本文就以这个问题为由头,作番深入浅出的诠释。

承蒙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本极有可能像其他朝代一样的三国历史,一跃成为历朝历代人们津津乐道的首选话题。在上承东汉、下起西晋的时间里,众多有着鲜明个性的英雄豪杰,硬是将一段本属"兄弟阎于墙"的历史,演化成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民间教科书。

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初期,曹魏率先代汉称国;蜀汉紧随其后,“承汉立国"。惟独东吴,一直在魏国、蜀国的轮番挤压下,心犹不甘地在夹缝中求存。直至到了公元229年,东吴霸主孙权,终于在武昌宣布建国,时称吴国。为了力压小他一辈的魏国皇帝曹睿、蜀国皇帝刘禅,孙权自称吴大帝。

不过孙权在用"大帝"名号睥睨曹睿、刘禅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细节一一没有弄上五个将领,抗衡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东吴将领周瑜、鲁肃、吕蒙三人已经作古。新任大都督陆逊,虽然有着夷陵之战中一战成名的荣耀,但基于没有可与陆逊并肩的武将,故尔东吴也就凑不齐"五将"这个数了。

东吴虽无"五将",但四大都督的名声,却是十分厉害。虽然不敢说流芳百世,但耳熟能详则是肯定,惟因如此,后人将四大都督冠以"江东柱石"。出于叙述需要,请允许我按照时间顺序,将四大都督作一排列: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的主要功绩,为周瑜火烧赤壁、鲁肃孙刘联盟、吕蒙白衣渡江、陆逊火烧连营。承蒙这四个大都督的有效衔接,东吴的基石之稳固,竟然强于蜀国,即使是孙权过世之后,他的后人及族人为了争权夺利,将政坛弄得千疮百孔、乌烟瘴气,吴国也仍有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壮"的顽强,一直坚持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晋招降,成为三国历史中最后灭亡之国。这与四大都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那么问题来了,四大都督的功勋,又该如何分出强弱呢?

先说周瑜。不知因何原因,罗贯中对周瑜罩以气量狭小之说。窃以为,如果罗贯中想用此举衬托诸葛亮的大度,其实只要将周瑜的气量写得宽广,更能体现诸葛亮的伟大。虽然《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描写带有污名化,但这无法否定周瑜的功劳,光是苏轼那句“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就足以让人浮想连翩。细溯周瑜一生,自少年始,即与孙策一统江东,草创东吴基业。论谋略,陈寿的《三国志》评价特高:"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论能力,孙策在弥留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论贡献,孙权曾给予周瑜以"要不是……就没有……"的感慨:"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由此看来,三国前期能与诸葛亮试论高低的人,非周瑜莫属。将周瑜归入托孤重臣、东吴开创元勋之一,实不为过。

鲁肃其人,明面上虽然没有周瑜、吕蒙以及陆逊三人的军事成就,但鲁肃却有着周瑜、吕蒙、陆逊望尘莫及的优点,这就是他拥有极为高超的运筹能力和战略眼光。

三国迷皆知诸葛亮不出茅庐时,便知三分天下。当刘备第三次造访时,他提出了蜀汉日后发展的蓝图《隆中对》。对于三分天下一说,鲁肃在其所著的《榻上策》中,也有过极为精妙的构思。公元208年,曹魏大军剑指东吴,鲁肃一边劝导孙权联盟刘备抗御,一边身体力行,奔走呼号。

鲁肃被任大都督后,军权满满的他,没有发起过什么奇袭战、攻坚战,惟一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单刀赴会",又被罗贯中移花接木,整到关羽头上,以至时下许多三国迷,对他的功绩不甚了了。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鲁肃不仅为东吴规划了日后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为东吴留存了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精神食粮,将其设定为可与诸葛亮比肩的战略家,最为恰当。

提起吕蒙,三国迷的脑海里,必定会出现类似电影《智取威虎山》中,那些身披白色披风穿行在林海雪原上的剿匪勇士。其实借助白衣蒙弥敌方的做法,当为吕蒙首创,正是因为吕蒙用了此招,方才兵不血刃袭取了荆州,并导致关公最后败死麦城,所以民间对他的评价,不见得那么好。抛开这类有色眼镜,用客观公正的眼光审视吕蒙,可以发现,这个人的军事才情,可圈可点。

吕蒙其实不是继鲁肃之后的大都督人选。鲁肃因病死后,孙权将大都督一职授予严畯,但为人低调的严畯,坚决推辞,甚至到了流泪恳请孙权另选他人的地步。无奈之下,孙权选择吕蒙。

吕蒙出身低微,其家境之贫,在畅行门阀制的三国时期,照理不可能官至大都督,但机遇造化人,严畯的谦逊,成就了吕蒙。《三国志》记载,吕蒙重病之时,孙权十分挂念他的病情,只要听到吕蒙吃口变好,孙权就高兴,反之则难受。从中可见孙权对吕蒙夺取荆州的至高认可。

陆逊曾经是协助吕蒙攻取荆州的助手,只是因为吕蒙的光环过强,遮掩了他所发挥的作用。陆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