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失前蹄话轻敌(1 / 2)
民间有种说法:"拳师打不过蛮师,蛮师打不过黄胖。"所谓"黄胖",在我所蜗居的那个地方,是指"病恹恹的人"。年少时不懂这个说法,觉得生病的"黄胖",怎么能打败蛮师呢?
及至长大,知道了有种厉害叫"不动声色",方才明白"蛮师打不过黄胖"一语所蕴精髓。比如前段时间,一男子驾着豪车带老婆去逛商场,途经停车场收费处时,不满保安指引,男子开骂,保安请他不要骂人。男子竟然辱骂保安是条看门狗,不抵他的一只车轮!人都是有底线的,一旦尊严被贱踏,矛盾就会激化,这不,保安出手了,男子当场死于刀下。唉,真是"蛮师打不过黄胖"也!
不说这种有碍社会治安稳定的事了,还是去《三国演义》一书中,找个有意思的人物聊聊。说到有意思,我觉得孙坚这人很有意思。如果读者诸君没有意见的话,那就开聊孙坚吧。
孙坚,别名孙破虏,出生于公元155年,字文台,吴郡富春,即时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军阀,东吴政权的前期奠基人。据传孙坚乃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史载,孙坚出生前几天,孙氏祖坟上空屡现光怪一一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邻村近乡男女老幼闻知,皆去观望,看后都说:"这不是一般的景象,看样子孙家是要强盛起来了。"
孙坚的母亲见乡邻们这么说,非常忐忑,就告诉邻居一个年迈慈善的老太,说她怀孕时曾做过一梦,梦见自己的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阊门,恐有不测。老太安慰孙坚母亲:"说不定这是吉兆呢。"等到孙坚出生,果然容貌不凡。
孙坚十七岁那年,随父一起乘船去钱塘,即时下杭州办事。途中,意外碰到海盗胡玉一伙抢掠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过往商旅行人,见此情景,无不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继续行驶。孙坚就对父亲说:"我有办法捉拿那些强盗。"孙父以为孙坚在说胡话,呵斥:"就你一人,讲什么大话!"
孙坚也不解释,提刀跳下木船,大步奔向岸边,一边疾走,一边用手向东向西比划着,似乎是在部署、指挥人员包抄、围捕海盗。海盗头儿胡玉见此情形,误认官兵前来缉捕,惊慌失措,丢掉赃物,率先逃窜。孙坚不肯罢休,追擒一个滞后的海盗返回。孙父大惊,众人欢呼。
孙坚将那海盗及赃物交于官府,官府顺藤摸瓜,抓回胡玉等盗匪。孙坚因此声名大振,郡府认为孙坚胆大心细,可堪重任,遂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时隔不久,会稽郡,即时下绍兴区域一个名叫许昌的人,自诩阳明皇帝,携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会稽属下诸县,聚集同伙数以万计,兴兵作乱。孙坚奉命招募精良勇敢千余壮士,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很快平定许家父子这一肇乱。因孙坚表现出色,朝廷先后任命他为盐渎、盱胎、下邳等三县县丞。
公元184年,张角在魏郡起事,史称"黄巾起义"。基于张角号召力强,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中原地区。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斩地方官员,豪强官吏抱头鼠窜,东汉江山摇摇欲坠。
汉灵帝刘宏在惶恐不安中,调动一切力量,镇压起义军。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孙坚接令后,将家眷一应留在九江郡寿春县,然后带着精挑细选出来的千余人马,跟随朱儁南征北战。
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一次,他乘胜单骑追敌,失利受伤,堕马卧草。手下遍寻不着于他,以为阵亡。幸亏他的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急随此马找去,方才救回孙坚。时过十日,伤势尚末痊愈的孙坚,重返战场。在攻宛城时,孙坚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极大鼓舞士气。宛城夺下后,朱儁将孙坚事迹呈报,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黄巾之乱平定后,孙坚又参于了平定凉州之乱和反对董卓之战,靠着真刀真枪累积功名,最终官拜长沙太守,封乌程侯,破虏将军。千万别把破虏将军不当回事,此职含金量极高。孙坚之前,仅有四人得此殊荣:第一任为光武帝刘秀,之后是董卓、鲍信、李典。故后世多称孙坚为"孙破虏"。
孙坚的骨子里,有着感恩朝廷的基因。故而当自诩有着"四世三公"身份的袁术南下时,孙坚甘愿屈居袁术部下。其实,以孙坚当时实力,弄死袁术,就像踩死一只蚂蚁般容易。之后孙坚为袁术挣得反董名誉、挣得大片地盘、挣得传国玉玺。
孙坚也属命运多舛之人:他是反对董卓第一人,董卓迁都洛阳就是因为挡不住孙坚猛攻;他是被关羽伤害的第一人,华雄死于孙坚之手,却被关羽弄走了"温酒斩华雄"的美名;他是无福消受第一人,年仅36岁就别人世。
孙坚之死,源于袁术。"酸枣会盟"之后,孙坚全力攻打董卓,但其他会盟诸侯,推三诿四,不肯出力。气度窄小的袁术,便强令孙坚弃打董卓,南下攻击董卓任命的荆州太守刘表。刘表深知人称"江东猛虎"孙坚的厉害,选择闭门避战。
刘表的滑头,激怒了孙坚,于是欲用蚕食其羽翼的战法,达到翦除刘表之目的。不想在围剿刘表部将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