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西轮流嘻(1 / 1)
三国后期,出过一个名叫文鸯的年轻骁将。《资治通鉴》专章记载:面对八千敌骑追击,文鸯竟然孤骑主动冲阵六至七次,杀死百余敌骑、迫使余下敌军不敢靠前后,方才毫发无损扬长离去。研究三国史的学者据此认为,文鸯的武功,应该胜过吕布、关羽、赵云、甘宁等,堪称三国第一。
文鸯,大名文俶,出生于公元238年,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沛国谯郡,即时下安徽省亳州人。其父文钦,乃系曹魏政权所封的扬州刺史。
文钦效忠曹魏,素与曹魏大将军曹爽交好。司马懿为了掌控曹魏,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自我安慰当个”安乐翁”也行,竟然放弃反击,妥妥交出军权,结果被司马懿团灭。曹爽一死,文钦顿时失去靠山,不得不忍气吞声,郁踞扬州。
公元254年,摇身变为曹魏大将军的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另立新帝曹髦。司马师的拔扈行径,激怒了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毋丘俭和文钦等淮南将领。为了师出有名,毋丘俭、文钦等假托郭太后诏书,列诉司马师十一条罪状,在寿春,即时下安徽省六安市寿春镇起兵,拉开了讨伐司马师的序幕。
为了赢得更多力量,毋丘俭欲约兖州刺史邓艾一同起兵,不想邓艾不仅不愿,还杀了信使,然后听从司马师调遣,率领万余军士急行军至乐嘉城,即时下河南省项城县架设桴桥,迎接司马师的勘乱大军。
毋丘俭见邓艾与己为敌,即令文钦闪击邓艾。文钦实施战役期间,得悉司马师的大军已到,错愕得不知如何是好。
其时18岁的文鸯见父亲犹豫,就出主意:”趁司马师立足未稳,实施两面夹攻,可败敌军。”文钦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决定当夜行动。
司马师率领大军到达项城,因疲惫不堪扎营休息。本以为兵强马壮,可以睡个安稳觉,不想到了后半夜,寨外战鼓齐鸣,喊声震天,更有”杀死司马师”的叫骂,不绝于耳。司马师前段时间因眼疾刚动过手术,亟需休养,突听敌军来攻,大惊。这一惊不要紧,要紧的是那颗带伤的眼球,竟从肉瘤创口迸出,那个疼啊,难以言表。为防自己的痛叫扰乱军心,司马师紧咬被头,死也不吱一声。
由于难以获得司马师的命令,司马大军乱成一团。这本是实施夹攻的最佳时机,但因文钦所部一直未至指定位置,夹攻计划难以展开,加上天色渐明,文鸯只好下令撤退。
《晋书》记载,文鸯退后,因眼球爆出导致血流整床的司马师,听罢汇报,下令追赶文鸯。诸将说:”文钦父子向来骁勇,夜间又未受到挫败,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杀回马枪。”司马师说:”文鸯鼓噪,凌晨退却,说明他们气势己经受挫,此时追杀,必有收获。“
面对追兵,急于率军返回寿春的文钦表示不用理睬,但文鸯认为,一定要挫一挫司马师军的士气。于是带着骁骑十余人,奋勇杀入敌阵,所向披靡,吓得追兵急忙后退。闻报,司马师大怒,令司马班率八千骁骑复追。文鸯索性单枪匹马回冲,连续六、七次,如入无人之境,于是也就有了《资治通鉴》所记的那个桥段。
但司马师毕竟是司马师,之后几战,皆得先机。毋丘俭兵败寿春被斩,文鸯跟随父亲文钦投降吴国。而司马师则因眼伤引起其他疾病不治而亡,临死前满着魏帝曹髦,将大将军印直接交于其弟司马昭。
时隔两年,亦即公元257年4月,当年跟随司马师征讨毋丘俭、后被任命镇东大将军的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叛司马昭。吴国即派文钦父子等将领前往寿春支援。
诸葛诞与司马昭过招大半年,渐显颓势。诸葛诞当年与文钦对过阵,猜疑文钦背后搞鬼,杀了文钦。文鸯和其弟文虎听到这个噩耗,率军想去寿春报仇,但手下将士没有一个服从。不得己,兄弟俩只得跳越城墙,投靠司马昭。
见文鸯、文虎来投,司马昭的谋士无不请求诛杀他俩,为司马师报仇。司马昭说:”文钦罪大恶极,他的儿子当然该杀。只是现在兄弟俩无路可去,投向我军,如果杀了他俩,反而会使叛军誓死与我们死战。”于是司马昭不仅赦免了兄弟俩,而且委任文鸯、文虎为将,赐爵关内侯,并让兄弟俩率数百骑兵整天绕城高喊:”文钦之子都不被杀,其他人还有什么可以怕的!”于是守城将士投降甚多。叛乱平定后,司马昭让文鸯兄弟俩殓葬其父文钦,并封赏相应之职。
公元om/33_33680/11896050.html?t=202204om。17k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17k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