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子院弟子郁攸(1 / 2)

加入书签

相思城,相思巷,城思卿府邸。

“阁主,到了,阁主?醒一醒。”

听到动静,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还有点睡眼朦胧,“到了吗?”

“到了。”露陌说。

“噢。”我摸索着,弯腰走出去踩着凳子下了马车,夜晚的凉风直冲我脑门,寒露如雪冰凉,雾蒙蒙的浸入肌肤,我这才感觉仿佛瞬间清醒,没有刚刚那么迷糊了。

而眼前城思卿府邸挂满红灯笼,烛火通明的长廊下,城思卿穿一身柳绿袍,外披一件缥色披风,颜色搭配跟我今天穿的衣裙很像。

城思卿的脸,我在整理画像卷时见到过,长眉桃花眼,唇薄鼻梁中等,五官比例不错,脸型也是刚刚好,那时看画就觉得他长得挺好看的,如今见到本尊,比画好看多了,瞧着就是那种很温和的人。

“门下何人?”

城思卿语气温和,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身边的露陌,一脸困惑。

我笑笑报上真名:“青州柳风浅,字凝凝。”

————————————

相念城,沧药堂。

蔡韵芸和长离正点着烛灯把信纸和信卷挑出来放在东侧的木架上。

长离觉得这样一趟又一趟的太麻烦,提议让蔡韵芸挑出来扔给她,她在木架旁边接住放好就可以了。

蔡韵芸却摇头,一口拒绝,“我和师姐试过这个法子,行不通的,有的纸太轻不好扔,有的一扔就裂。恰好那个月陛下派人来取走一些信卷查看,然后我和师姐就被罚了半个月的俸禄,因为送到陛下手里的信卷有损。”

“……”长离不敢讲话,默默拨开压在信卷上面的卷宗。

其中一个卷宗滚到了蔡韵芸眼前展开,蔡韵芸瞄了一眼,没有在意,继续整理手中的信卷,等过了几秒,他脑子才刚反应过来那是关于国子院弟子的卷宗。

他赶忙掏出委托人要查的玉佩,拿起卷宗一一核对玉佩的图案,最后找到了一个名叫郁攸的人。

“郁攸,有点耳熟。”蔡韵芸喃喃低语,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长离一边把整理好的信卷放在木架上,一边问道,“副阁在说什么?”

“一个耳熟的名字。”蔡韵芸收起玉佩,把卷宗重新卷好,单独放在一边,再把剩下的信卷整理一下放在木架上。

“今天就收拾这么多,回去歇着吧。”蔡韵芸伸个懒腰,心里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了。

然而肚子却在这个时候打鼓了,长离也一样。

蔡韵芸轻叹,改口道,“吃点宵夜在睡吧。”

说罢,蔡韵芸带着长离来到沧药堂前面的一条长街——品食街。

白天这里作为宽道之一,人们都在店里面吃,不敢在店外吃。等到了晚上几乎没有行人,所以每家都人满为患,自然也就有人贴着门面另外摆上两张桌子。

这样一来,宽道虽然变窄了一点,但也不会妨碍旁人行经此处。

蔡韵芸看着灯火通明的长街,闻着阵阵饭香,更饿了。

“长离,你想吃什么?”

“属下都行,不挑。”在长离眼里,吃只是为了填肚子,所以她也不知道想吃啥。

蔡韵芸有点无奈,左右瞧瞧,买了两小份炒栗,又到一家面馆点了一份水饺,小二招呼蔡韵芸和长离坐在门前的桌子上,便去传菜了。

“水饺要等会儿才好,先吃点栗子垫一垫。”

蔡韵芸把栗子给了长离一份,长离迟疑接过,学着蔡韵芸剥开栗子,去壳吃里面的果实。

长离嚼两下咽了,感觉有点噎,像她在暗卫队吃的肉馍,噎人。

长离默然喝了杯水,没再吃栗子,太噎了。

蔡韵芸看长离吃了一个没再动,觉得长离不太爱吃栗子,随后蔡韵芸便想到了师姐,他记得师姐最爱把零嘴当饭吃。

不过……师姐吃东西是真的慢,从前在国子院是,现在在情报网也是。

蔡韵芸揉了揉脑阔,等着水饺上来,吃完好休息。

然而身后那一桌的食客喝高了,正说着最近听到的新奇事。

“相思城的郁知县,他唯一一个儿子,郁攸,前半个月得了一种怪病,没了。”

“这事我听过。”食客乙酒气上了脸,通红通红的,继续说道:“那郁知县老来得子,如今却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怜呐。”

“可不嘛。”食客丙粗声粗气道,“可我觉得,最可怜的还是郁攸未过门的妻,年纪轻轻的,给人家守寡,嗐,拖上个两三年,再想嫁出去,难喽。”

“少说两句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手里提着一包点心,边走边道,“郁家大公子的妻,可是个富贵人家,这些闲言碎语传人家耳朵里,有你们好果子吃。”

喝高的食客不再高声谈论,小声嘀咕着什么。

“客官,您的水饺来嘞。”小二来到蔡韵芸旁边,把一大盘水饺放上,又放了一小盘蘸料,笑吟吟道,“这是小料,请您慢用。”

“谢谢。”蔡韵芸从放筷子的木筒里,拿出两双筷子,递给长离一双,“吃完回去休息。”

长离接了筷子,对于蔡韵芸这种上司给下属递东西的习惯,有些不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