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电影票房(1 / 2)

加入书签

五天,七天……

参加《边缘使者》路演的每个人,都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每天走路轻飘飘的,有种不切实际的虚幻感。

主要是这事,真的太梦幻了。

电影上映一周,已经破二十亿。

二十亿啊。

不敢想象。

因为路演的时候,制定的目标只是十二亿。只要首周票房有十二亿,就是最大的胜利。

可是现在,十二亿票房说破就破。

而且看电影的热度、趋势,二十五亿这个终极目标,似乎不是什么大饼,相反还触手可及。一些专业的网站、论坛,还给电影重新评估总票房,估计在二十五亿区间。

二十五亿啊。

如果这是梦,大家宁愿长睡不醒。

这是谁的功劳呢?

许多人不约而同,看向了商务舱内,闭眼休憩的尤静琳。

他们心里感叹万千,十分清楚从这部电影开始,尤静琳在影坛,甚至在娱乐圈的地位,已经截然不同。

如果说她以前是一线女明星,那么现在可以称之为超一线,也就是俗称的巨星。

一部大女主商业片,总票房能有二十五亿,尤静琳作为扛起票房的主角,这是她恐怖人气与号召力的最佳诠释。

可以说,她封神了。

在没失败之前,她就是行业女明星演艺生涯的巅峰。

当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部火爆的电影,红的自然不仅是尤静琳,连带其他演员也跟着沾光,人气有了长足的提高。

比如说朱珠,转型之路无比顺畅,一跃成为影坛新星。

彩凤与胡华丽,知名度与日俱增。在路演的时候,一些路人粉还叫出了他们的名字,让两人乐开了花。

导演张志国呢,也摆脱了默默无闻的状态。反正在许多人心目中,他是出道即巅峰的典范。

总而言之,电影票房爆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好处。

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心情舒畅美滋滋?

特别是行程顺利,大家乘飞机抵达南京,居然还有半天假,这对连日奔波,疲惫不堪的众人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

南京……

众人乘坐大巴,前往投宿的酒店。

不久之后,大巴抵达酒店。

在大家办理好手续,分别都先回自己的房间休息,难得有半天的休息时间。

酒店房间中,尤静琳百无聊赖刷着手机,浏览着各方资讯。与她相关的新闻、报道,可谓是连篇累牍。

其中的夸赞、吹捧,她已经看腻了,觉得空泛乏味。

此外,还有一些抹黑、攻击、泼脏水的言论,同样不需要她辩解,自然有无数粉丝,将发帖子的人骂得狗血淋头。

现在的她,就是浩浩大势。相当于历史的车轮,谁敢阻挡都避免不了碾压的结局。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尤静琳并不开心,相反还觉得莫名的烦躁。

接下来一周整个路演队伍连续走七、八个城市,大家为了宣传电影,也真是拼了。

电影也形成了热潮,全国有名的票仓大家也跑了一遍,自然没有之前那么忙碌,需要连轴转。

线上门户网站、自媒体、公众号,线下纸媒、杂志,追逐着热点,发布了长篇累牍的新闻稿件。

恰好路演靠一段落,在许多人的强烈要求下,剧组自然要顺应人心举行庆功宴。

在酒店的大堂中间,当电影的主创汇聚之后,就有工作人员把巨大的冰雕推出来。

二八开头,后面是一连串零。

二十八亿!

迄今为止,《边缘使者》的总票房,已经高达二十八亿。

砰,砰,砰。

在主持人宣布下,一干主创拿起了锤子,把一块块冰雕砸破。

干冷雾气升腾,全场一片欢呼。

这种活动,说是庆贺电影票房获得成功,其实本身充斥了交际与宣传的多重意义。所以在场有许多记者前来,在诸多镜头前面,谁又能不受拘束,放浪形骸呢?

这也意味着,在宴会上大家很斯文,基本是端着饮料、低度酒,相互聊天,谈笑风生。

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在吃东西的。

更何况砸冰雕仪式结束,几个演员就被一群记者包围住,开始了新一轮采访。

一个记者一开口,就是很尖锐的问题,“张导,同档期上映的电影《修罗》,总票房现在已经二十亿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显然这个记者,也知道一些内幕。

或许说,美联传媒狙击张志国导演的事情,在业界不是什么秘密。

只不过这种事情,又没有什么证据。点破了,不管是美联传媒,还是张志国导演本人,都不会承认。

“那就要恭喜《修罗》了。”

张志国导演风度翩翩,褒奖称赞道:“《修罗》是部好电影,投资十个亿,大牌明星云集,有这样的成绩,实至名归。”

啧!

一些记者细品,自然知道这是明褒实贬。

这话反着来听,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部投资十来个亿,宣发一两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