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个两个都冻傻了(2 / 3)

加入书签

里,苏景渊是个合格的大将军,他兢兢业业,镇守剑北关十年如一日,统领定远铁骑战无不胜,令蛮戎胆寒,让燕人钦佩。”

楚昭轻轻地点头,语气说不出嘲讽还是厌恶:“是啊,他是让所有人称赞的,合格的大将军,他在乎燕国的安危,胜过自己的性命。”

那样一个人,让一直在利用他的范家,都只能利用,而不敢轻易将一切告诉他。

谈风:“殿下想做什么?”

楚昭自言自语:“你说,若他知道了这些年本殿与范家,在他的帮助下做的那些事,同时,也知道了范家以后的打算,他,到底是继续被范琼然威胁,还是……”

范家的依仗,不过是用苏景渊当年对范琼然做的错事威胁他,胁迫他站在范家这边。

苏景渊或许是以为范家只为钱财,或许是出于对自身的自信,便默许了范家在北府的动作,为他们做一面保护伞。

可若是苏景渊,不愿再被威胁了呢?

可若这个太子之位,他不争了呢。

范琼然会疯掉吧?她不是最怕输给顾桑桑吗。

不,她早就疯了,而自己,也被她逼疯了。

这便是对他们害死连翘,最大的惩罚……

楚昭没有理会谈风震惊的眼神,他走到窗边坐下,默默地陪伴着连翘,然后推开窗。

外面细雪纷飞,寒意让他的心格外清醒。

他记得从前下雪的时候,是连翘为他撑伞。

再也没有了。

一滴眼泪,从楚昭眼角滑落。

等到下个春天来临的时候,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吧。

永华宫。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到楚晔的肩头,他被冻得瑟瑟发抖,仍旧背脊挺直地跪在永华宫的门前,凝视着紧闭的宫门。

“儿臣,求见母后!”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说一遍这句话,漆黑的眸子越发坚定。

太子殿下就是这样的人,他原本只是跪一跪,现在他跪上瘾,还不想起来了。

荔夏尴尬的站在远处,道:“殿下您怎么不信呢,今天忽然下雪,皇后娘娘真的正在菜畦挖冬笋,她都说了,您先去偏殿等一会儿,等她挖好了冬笋就召见您。”

楚晔摇了摇头,一点也不相信。

母后怎么可能因为挖冬笋不见自己?

难道自己还没有几根冬笋重要?

而且,母后的菜畦里居然还有冬笋?

“偏殿是不可能去的,我就跪在门口,除非母后亲自见儿臣,原谅儿臣,否则,儿臣便在此长跪不起。”

楚晔的语气义正言辞,他的眉毛被覆盖上一层薄薄的雪花,俊脸也被冻得发白。

荔夏劝不动:“……您跪得开心就好。”

她摇了摇头,转身进去了。

平时觉得太子殿下是个聪明人,怎么……好像被冻得意识出现了问题。

守在永华宫门口的小宫女试图为楚晔披上件衣袍,他面无表情的瞪眼:“本宫乐意在雪里跪着,用不着他人管。”

小宫女不敢说话了,默默收回衣袍。

说好了太子殿下温润儒雅,对待宫人都格外温和呢?果然传言不可信。

不知过了多久,太子殿下仍旧身姿挺拔,嘴唇却变成了淡淡的青色,浅色蟒袍好像已经与漫天飞雪融为一体。

“太子学杨时,本宫可不是程正叔。”

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皇后大步走到太子面前,将一件厚氅丢到他身上。

楚晔一下子回过神,他已经冷得浑身僵硬,不由将温暖柔软的厚氅抱到怀里,仍旧跪着,牙齿打颤地说:“儿臣敬重母后,胜过杨时敬重程正叔。”

程正叔是成帝时候一名大儒,而杨时是程正叔的弟子。

有一日,杨时来程府拜访老师,没想到老师正在屋内休息,杨时不忍打扰老师,便站在门外等候。

没想到这日天降大雪,杨时却一声不吭,仍旧在雪中等待。

直到程正叔醒来后推开房门,门外积雪已经有一尺厚了,他颇为感动,后来,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在各国之间广为流传。

楚晔说着,在冻僵的俊脸上挤出几分笑容,抬起头:“母后终于肯见儿臣——呃?”

他说到一半,笑容逐渐消失。

出现在他面前的顾桑桑穿着青色的厚重毛领短襟,躲在荔夏的伞下,身上没有一片风雪,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

她的手里,正拿着两根刚挖出来的冬笋,鼻尖还沾染了一抹泥巴,有些许狼狈。

——或许是听见太子殿下非要跪在门口急匆匆出来的。

——楚晔觉得自己更狼狈。

他猛地回过神,看向一旁的荔夏,用眼神询问。

荔夏一脸无奈,默默地挪了挪纸伞试图遮挡自己,露出“我都说了皇后娘娘在挖冬笋你自己不相信”的表情。

“所以……母后真的在挖冬笋?”他呆呆地问。

所以,他真的没有冬笋重要。

顾桑桑点了点头,举起冬笋展示:“不然呢,本宫为何要骗你,本宫原本还想多挖点,等会儿做汤给你和意儿送一点,喏,现在也就够本宫自己吃了。”

“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