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今有茵茵种田几亩(1 / 2)
沈昂成宿醉却起了个大早,走到院子里打了水洗了脸清醒了一下。
才看见苏家厨房已经冒起了炊烟,就想着进去倒碗热水喝。掀开帘子,发现只有苏茵茵一人在给大家烧粥,索性也留下来一起做饭了。
“茵茵今天没有赖床。”家里没人不知苏茵茵的这个“坏毛病”。
没等到没有反驳,只有长长的叹气声。沈昂成看出她心情不佳,以为她怎么了,又赶紧问到:“这是怎么了?做完没睡好吗?”
一听这话,苏茵茵又叹了一口气。“哎。失眠了,没睡多长时间。”
沈昂成听出了她并不想往下接着聊,也就没有强求她,只在一旁默默地往灶台下面添着木柴,两人默契异常。
本以为这件事也只是一个平凡早晨发生的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无人把它放在心上。
但吃过早饭要回县城,临出门,沈昂成突然发觉苏茵茵的脸色变得苍白,行动无力,下意识想着她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去卫生所看看。
话才问出了口,苏清禾反而接了话。“没事儿没事儿,来成子,我出去送送你。”一边说一边推着人往外走。
“不是,茵茵都那样了?真的没事吗?”沈昂成不明所以,不太懂他的意思。
“嘘,我妹没事儿,别担心。”
“怎么会没事儿呢?脸都白的没血色了……”声音里开始带着着急和些许怒气,搞不懂对方什么意思!
“是真没事儿!她那个来了……”这么私密的女儿家的私事,难于对着外男启口,却又不得不解释。苏清禾带着些羞涩,摸摸自己的头顶。
“哪个?”依旧不懂。
“那个那个!女孩子的那个!”苏清禾无语了,非要说明白吗?
呆呆的愣了好一会儿,沈昂成才反应过来“那个”到底是指什么。
“……额……好吧。抱歉。那我……先走了。”他走的时候,如果有人仔细观察的话,脚步竟有些踉跄。
上了车,他双手捂着脸,从指缝中漏出了红透了的脸。差一点,差一点就唐突了她。还在清禾面前丢了个大连
接下来的几天苏茵茵也是保持一样的状态,无精打采,时不时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瘫软着。她只是觉得太辛苦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太辛苦了。没有“小面包”就只有最老式最传统的棉布卫生带,这都几个月了,她还是没有习惯这种方式,她大概永远都习惯不了了……
他们清闲的时候,李师傅他们在热火朝天的施着工。
村子里好奇的人不少,来来回回,总有人结着伴来苏家地里围观。胆子大的人还直接跟施工队的人聊上了。
“诶,这位师傅,听说你们这盖的是什么暖棚,真的有用吗?冬天的时候,里面是不是会暖和的跟春天一样啊?”
问话的对象正好是李师傅。
他很清楚这村子里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知道蔬菜大棚,所以空闲的时候会跟来说话的村民们科普一下蔬菜大棚。其实也是心想着能再多揽个生意,不枉南北辛辛苦苦跑这一趟。
也有其他的村民问到了价钱,李师傅也是如实回答了。
“这得看你家需要架多大的棚子了,大小不一样,价格自然不一样。更重要的还有这个。”他拍了拍自己拿在手上的钢管架子。
这人偷偷瞥了嘴,想着肯定便宜不了,反正他也只是好奇苏家弄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师傅,那就像老苏家这一个棚子得多少钱啊?我看着这都差不多占了一亩地了。”
李师傅没有听出他话里的弯弯道道,热情积极地推广着自己的团队。
“你说苏家这个呀,他家这个稍微大一些,这价格自然也贵点儿,差不多八千块。”他还用手比了个“八”晃了晃。
“一……一个!”声音里都带着些颤抖。
“对,一个八千。她家用的都是好一些的钢管,也有便宜的。”
“嘿嘿……这老苏家也真是有钱啊。谢谢你啊师傅,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哈哈……”略带尴尬的笑了两声,这人不等李师傅回答,就赶紧一溜小跑走远了,好像跟急着回家商量似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开始,南屏村的“热议榜”又再度刷新了。
“万元户”这个词也是头一次登上了南屏村各家的饭桌上。
“老苏家两个大棚都八千一个呢,两个不就得一万六了?”
“咱们村竟然出了个万元户。”
“他们家不是还欠着县政府的钱吗,哪里来的钱去盖大棚。”
“估计就是用政府的钱盖的大棚……,你瞧那西红柿,水果的一车一车往外拉,赚了不少吧!”
“早知道咱家也借一些了。”
……
好奇的人多,准备落井下石的也不少。千言万语,三人成虎。
这些饭桌上的流言经过几日发酵,越传越迷糊,最后竟然发展成了夸张的“苏家赚了好多好多钱,快赶上那县城最有钱家了……”之类的。
“哈哈哈哈哈,茵茵,我跟你说,我昨天去地里的时候,竟然有人直接跑上来问我,咱家赚了多少钱呢?还有个小孩子想找我借钱呢。”苏清禾啃着个包子,对着苏茵茵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