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叮——第一笔钱到账(1 / 2)
这一次直到黄昏,苏茵茵三个才从丝绸厂里从出来。她包里之前装着的蚕丝被留了下来,换成了一份新的合同书。从里到外整个人喜气洋洋的。
苏父现在也已经被苏茵茵和苏清禾给练出来了,接受能力变得极高。
从前苏父作为一个老农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不到短短的几个月里接连不断的发生着。冥冥之中,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预感!苏家的好日子要开始了!
踩着月光回到家后,进了屋,却意外的发现沈昂成竟然在堂屋坐着,拿着本苏茵茵随手放在桌子上的树木养殖有关的书在看。
“成哥你怎么来了?”苏茵茵带着略微惊喜的声音响起,自上次他载着一车西红柿回县城之后就再也没到家里来过。不知从何时起,她偶尔竟会期待沈昂成来苏家,这大概是期待朋友相见的那种心情吧……
“你们回来了!”轻松熟黏的语气仿佛他真的是苏家的一份子一样。
苏母这时进了堂屋。
“昂城都等了你们一下午了,你们怎么才回来?”尽管苏母知道他们三个人进城是有事儿办的,却以为会早早回来。
“吃饭了没?锅里给你们留了饭。”
“妈,我要饿死了。”苏茵茵向苏母撒娇说道。
之前三个人心里急着回来跟家里人分享那个好消息,一路上没觉得肚子饿。但经人一提醒,她才发现自己都要饿扁了。
“这么晚了,回来前也不知道也不知道去吃个饭,饿着孩子怎么办?”苏母向苏父抱怨道。
苏父挠了挠头,讪讪一笑,他能说他给忘记了吗?
虽然平时该打打,该骂骂,苏母却最怕饿着孩子们,大概是之前饥荒年代留下的后遗症吧。
然后三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跟沈昂成聊着天。
“成子今天突然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好事儿,你猜猜!”成熟的大人也会有孩子气的一面。
“哥,你就别卖关子了!”苏茵茵头一次不带前缀的叫他哥,弄得沈昂成心尖一颤。
他轻咳了一声,恢复了“正常”。
“今天是来跟你们结账的。我小叔本来是想让你们去厂里算账的,但又觉得你们来来回回的太麻烦,这个任务就又落到我的头上了!”
苏茵茵一听这话,好家伙,今天是什么大喜的日子啊?要是在“上辈子”,她非要去买张彩票不可!
当时苏家人是挑着长得最好的西红柿摘得,有些歪瓜裂枣就剩下了。即使这样,当场用沈昂成带过来的秤称了一下,总数竟高达5000斤。
苏家人信任苏清禾,也根本没想着当场结账这回事儿,所以就一直拖到了今天。
按照合同上写的八分钱一斤的价格,他们结清了共400元的“巨款”。
苏父拿着这些钱兴奋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么多钱啊!活了大半辈子,头一次两亩地竟然能一下子换这么多钱。
苏茵茵看着这样子的苏父,心头突然十分酸涩。
“上辈子”自己买个稍微好一点的衣服都能花个小一千块,有时候四百块的鞋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虽然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年代的消费水平和物价,来了之后才真切的认识到,这四百块钱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来说,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赚到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家是在大集体里下地劳作挣工分,每工分按五分钱计算,一年从头到尾,“忙煞了头”,男的劳力一年能挣上个5000工分,女人们最多也才3000工分。
而苏家那时候一年的收入也才不到500块钱,家里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同村有些人还经常看不起他们家里劳力少,说赶紧多生几个男劳力才是要紧事儿!
接着,沈昂成还说第一批的西红柿罐头马上就要准备在市场上开卖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有很好的销量。
现在苏家地里的西红柿还在继续长着,小叔还一定让他带话说,只要这次可以打开市场,下一批,下下一批……往后的苏家所有产的西红柿罐头厂都预定了!
当晚,沈昂成第一次留宿在了苏家,但家里房间少,没有空余的房间,沈昂成跟苏清禾住一个屋,而苏茵茵高高兴兴的抱着已经睡着的满满,和嫂嫂住了一个屋。
万籁寂静,苏家小院的所有人都一夜好梦。
“哥,爸,瞧我这脑子,昨天光记得开心了,把这事儿都给忘了!”
正在吃早饭的大家看着苏茵茵蹬蹬蹬的跑回了自己屋里,又蹬蹬蹬的跑回了饭桌,手上拿着昨天新签的合同书。
“姑姑!白的书书!”满满看着她手里的东西,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乔洁云制止了儿子使劲儿往上伸的小手,问了问苏茵茵。
“茵茵,这是什么呀?”
“给,嫂嫂,你看看!好东西!你一定会很开心的。”
在场的除了苏茵茵,苏清禾和苏父之外,都等着乔洁云揭晓答案。
乔洁云接过来翻开仔细看了看,一共才五页纸,她越看眼睛瞪的越大,一翻看完后就迫不及待的开了口。
“这,这,这是丝绸厂的合同书?他们同意要咱家的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