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八章 努尔会谈(2 / 3)

加入书签

兴军也没有对爱乌罕要求更多。

董书恒只是希望能够将爱乌罕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获取在这里的商业利益。

更多的是保证从这里通向西亚以及南亚的通道能够被复兴军所掌控。

这次到西域, 董书恒特意在等待沙皇的这段时间里到康居城与布哈拉、希瓦、爱乌罕三个汗国的国王会盟, 进一步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关系。

普什图人对白沙瓦的侵扰主要是当地的一些部族在军情局的情报人员的策动下自发地采取的一些行动。

他们这么做主要是以抢劫为主,往往抢上一票就会退回自己在山中的部族老巢。

他们是真的穷,兴都库什山脉非常的贫瘠,这些部族一般都是以放牧为生。

这种恶劣的生存空间最容易孕育出彪悍的战士。因为这些人穷得都已经不畏惧生死了。

军情局的人带来了两样东西——枪支和面粉。

就这两样就足以让这些部族冒着风险去攻打白沙瓦周边的英印军势力了。

一直以来白沙瓦都是大嘤帝国与中亚地区交往贸易的桥头堡,这里的商业和手工业发达。

是大嘤帝国最早经营的地区之一。

一般的部族能够组织起五百人左右的战力,大一些的部族能够组织上千人的战力。

这样的兵力进攻小型的据点、村镇都没有问题。

要是需要进攻大一些的城镇,就得几名情报员会联合更多的部落。

因为手中掌握着情报,在情报人员的组织下,这些普什图部族一般都能顾得手。

他通常会把战利品,包括当地的人口全部都搬走。

对大嘤帝国在白沙瓦地区的殖民统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这些普什图人的部落此时还非常地落后,有了这些情报人员的统筹,加上他们搞来的枪支,让这些部落的战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董书恒这几年的运作之下,印度地区逐渐成为了大嘤帝国的战争泥潭。

坦普尔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但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形势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大嘤帝国要想彻底剿灭当地的反叛势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大嘤帝国已经派不出那么多的兵力。现在要完全扑灭在印度地区几个势力,大嘤帝国至少要派遣五十万的陆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石达开现在已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上的建设上。

加尔各答就是一座堡垒型的城市,大嘤帝国经营了几百年,想打下来非常的困难。

关键问题是他们现在觉得打下加尔各答似乎并不划算。

况且大嘤帝国还有海军的炮舰驻扎在港口,给他们的攻击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圣军与缅甸王军各派遣了一支军队,一个堵在加尔各答的北边,一个堵在了东面。

战斗的规模一直不大。

迦罗亚那边经历了国内的动乱也开始大规模地将东边的人口迁移到西边的孟加拉地区。

此时他们也要花费时间去整合内部的各个势力,稳定地方。

原本忠于迦罗亚的那些势力,在这次洗牌之中获利最大,但是他们的好处要一步步落实分配。

南方泰米尔人则躲在中部的山林之中,时不时冒出来对大嘤帝国的港口进行破坏。

除了复兴军在支持他们,驻扎在金奈的弗兰西人也会跟他们交易。

他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象牙、宝石、香料从弗兰西的印度殖民地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资。

因此大嘤帝国要想通过围困的办法让这些泰米尔人投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九月十五日,董书恒到达努尔城,这座小城中原本的一万多居民已经被清空。

双的警卫人员从东西两个方向进程城布防。

在城镇的中间有一栋白色的两层楼房,临时装修一新。

施工是双方的工人一同进行的。

一身青色工作服的董书恒在护卫的重重保卫之下来到了门口。

“你好,尼古拉耶维奇先生。”

“你好,总统先生。”

两个人都带着微笑,像是两个彬彬有礼的绅士一般握手。

双方的摄影师,在一边拍下了这一幕。

当然了,这些照片和视频只是用来存档,可不会放在报纸上报道的。

“请!”双方都将自己当做主人一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是一种无形的较量。只有主人家才会请别人进门。

董书恒不可能承认这是沙俄的地盘。相同的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可能承认这里是复兴军的势力。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总统先生,很高兴见到你,你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

“哦,是吗,沙皇陛下也是年轻有为。”

很快客套话就说完。双方终究要聊到双方都关切的一些问题。

最重要的自然是土地的问题。沙皇坚持远东的土地是沙俄的固有土地。

董书恒则认为,那里自古以来都是我们的土地。

这一点双方都有理,却又都没有理。

说到底那里只是苦寒之地,一直以来都只有少量的原住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