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六章 升格女皇(2 / 3)

加入书签

了自己终结者——重机枪。

人仰马翻的情景让廷根人傻眼了。

冲击了半天,死伤了大量的士兵,没有一点突破的迹象。

最后机枪甚至向后面延申射击。

这支廷根军队大都是新兵,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惨烈的情景。

重机枪的射击实际上没有多长的时间, 廷根人手中剩余的兵力也还有三四万人。

但是他们的心态崩了。

再也没有了作战的勇气,就是马普切人都能够追着他们打。

这支军队就这样败了。原本珠穆还准备打光所有的机枪子弹,准备这一战全部消耗掉,没想到最后还剩下了大量子弹。

大部分的廷根人最后都是死在了普从军和马普切人手中。

经过了此战,也让马普切人看到了东华的强大。

乌拉西原本自认为是一个英雄,并没有将女王珠穆放在眼中。

殷地安人实际上大部分还是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但是这次乌拉西彻底服了,只要有那种机枪,几千东华军几乎就能将马普切人给打败。

乌拉西做出了决定,以后就跟着东华王国混了。

消灭了五万廷根联邦的有生力量。

南部战场的胜败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

九月初一珠穆带领大军几乎横扫了整个廷根联邦的南方,然后大军抵达此时的廷根联邦首都巴拉那城。

围城之战开始,此时城内只有临时征募起来的两万新军。

廷根联邦现在的总统是乌尔基萨。

廷根联邦的政治一直都比较松散,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总统,叫做邦联更加合适。

邦联和联邦两个不同的概念。邦联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一个国家。

各个州松散地联合在一起,布宜诺斯分管着整个联邦的外交,一定程度上布宜诺斯州州长就履行着国家元首的职能。

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们会推选出一个代表来执政,一般就是某个州的州长。

因为之前布宜诺斯海军战败,然后重回了联邦,各个从新修订了宪法,廷根联邦才刚刚选出了总统。

这个乌尔基萨就是新选出来的总统。

此时巴拉那被围,南方的很多州都已经被东华占领,只剩下东部的布宜诺斯州还算是完整的。

但是没有了防守的兵力,所有州都挡不住东华军了。

九月初五,东华舰队出现在了布宜诺斯港,炮轰港口。

这成为了压垮廷根联邦的最后一根稻草。

各州的代表在布宜诺斯城集会投票,最终决定向东华投降。

这次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月。

在一片混沌中,终于透出了一道曙光。

廷根联邦作为联军之中南部最重要一支力量,在此时投降,无疑是将预示战争的天枰在向东华王国倾斜了。

东华现在还没有能力占领廷根联邦。

只能通过条约获取一些好处的,其中包括将廷根联邦的胡胡伊州以及萨尔塔地区割让给东华。这两个地区已经没有什么白人了,其他各省的人也不会去管他们。

只要自己的地盘还在手中就好。

这次廷根联邦至少损失了一半以上的男性轻壮人口,战争的潜力被大大削弱。

而且地方上被破坏得严重,很多省份经济基础被破坏。

除了这两块地盘,东华海军今后还可以自由地在布宜诺斯的港口停靠。

加上在马普切人地盘上的一些港口,东华海军通过一系列的军港已经将势力渗透到大西洋。

另外,在经济上,廷根联邦的市场要完全对东华开放。同时的他们愿意赔偿东华王国两千万华元战争损失。

东华军则承诺在得到百分之五十的赔款之后退出廷根各省。

这次南部作战存在很大的侥幸,珠穆大胆的用兵策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了,新装备带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廷根联邦各省松散的政治模式也是东华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华军除了这些赔款和土地之外,在各个城市的缴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这绝对是一场盈利的战争。

马普切人也收获颇丰,那些抢来的财物和牛羊,足够让每一名战士都分到一笔不菲的财富。

整个马普切各个部落要出现一大批有产者。

也正是如此,马普切人才愿意将名义上归属于他们的几个东海岸的港湾划给东华王国。

乌拉西也被东华军的战力给震慑了。

马普切人只要草原就行了,对于港湾他们不感兴趣。

这次他们除了抢来的物资,还占据了廷根联邦南部的大片草场。

珠穆没有在谈判中明确这里的归属。

这就为廷根联邦与马普切人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虽然廷根人实力大减。其失去的人口将近原来人口的一半。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杀戮,让廷根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以后终究是一个安全隐患。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东华王国不趁机灭了廷根联邦呢?

不是不想,而是现在做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