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乱世 第三十三章(2 / 5)

加入书签

将士不敢相信胜利到来的如此之快,有些人曾在兴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匍匐在入城的检查站前,不敢相信这一切成真了。

“唯一帝皇”倒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至少还牢牢控制着京畿地区,强有力的现代化水军有能力保护东都三角洲。东都是江先主穷尽一生心力修筑的巨大城塞,这座居住着数百万人口的巨城还能给刘帝提供很多后备军。“唯一帝皇”在北直隶遭遇惨败后征召一大批乌合之众来保卫首都,京畿地区还有大约十万朝廷军队效忠天子。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帝国境内算是乱作了一锅粥。盘踞下京的冯国忠几乎没有任何军事才能,这位控制着好几万正规军的诸侯被江东和界河地区的“划水道”义勇军打得丢盔弃甲,程克不失时宜向他抛出橄榄枝,反军会给予这位两头折冲的副宰相用于陆战的武器装备,但是江东军港里停泊的水师舰队要帮助反军攻打京畿三角洲。

“振威侯”在望海也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军,他担心冯国忠的水军不肯积极作战,所以同意让副宰相的儿子冯化龙担任反刘联军的水军总长,双方在东都湾海域各自集结舰队,反军在贡县和荣兴设立两个司令部来协调横渡荒江的行动。

“唯一帝皇”倾尽国库打造的水师终于派上用场,只要东都水师的几艘主力战舰可以出战,反军在荒江和东都湾的任何小动作都起不了作用。

在牡蛎湾海战里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帝国水军一直不受江后主重视,两艘三千五百吨的“舢板级”护卫舰就是当时帝国最强大的军舰。国防部派发给水军的军费向来少得可怜,水军官兵每天都对两三百艘装备老旧到能进博物馆的小型舰艇感到发愁,他们觉得这些破船都没有维护的必要。

喜欢纸上谈兵的专家向江后主进献过一本看似充满真知灼见的《水权论》,不过先帝对扩充海军实在没有多大兴趣。为了提振帝国经济,江后主努力和东方大陆上的众多国家改善关系,双方的贸易往来在逐年增加。

国与国之间的制衡和均势促成了日益完善的多边贸易体系,在大陆上拥有绝对主导权的帝国在海外并没有什么需要用军舰维护的实际利益。当时拥有近四千万人口的帝国保持着举世无双的陆军部队,如果江后主开始扩充海军,大部分国家就会感到恐慌并联手遏制帝国。

帝国的国力可以跟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海上军备竞赛,但是没有以一当十的力量击破多国构成的海上包围网,虚弱的水军反而可以确保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局面。

东方大洋上的诸多海上强国在造舰技术上存有优势,帝国水军在短时间内也做不到脱胎换骨,江后主为此接连否决过五六个《水军法案》。

后来的“唯一帝皇”却是建设水军的狂热分子,这位来自南直隶的藩王并非江后主的直系后代,他需要用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来标榜自己的合法性。老百姓最喜欢看到一艘艘军舰宣告落成的盛大场面,刘帝极为热衷这种能提高威望的活动。话说回来,“唯一帝皇”对建设水军的目的、定位和规模并没有什么认识,他在一种人云亦云的情况下开始执行新的《水军法案》。

按照“唯一帝皇”夸张的造舰计划,帝国水军将在十年内增加六艘主力战列舰、十二艘重装巡洋舰、十五艘轻装巡洋舰、二十四艘驱逐舰、三十艘护卫舰。水下的潜艇力量不予强化,因为潜艇没有停在军港里的巨舰那样能让人感受自豪。

这个计划如果不折不扣的完成,帝国财政将会崩溃,所以直到刘帝二十七年初,这些军舰只完成了大概一半。帝国水军倒是有三艘战列舰成功下水,东都的军港里就停着两艘,不过其中一艘还没有进行过试航。

耗费巨资组建的水师导致刘帝在外交上日益孤立,过去依赖外贸拉动经济的帝国开始面临一波又一波的衰退。受到刺激的刘帝决定建设更多的舰艇来强化自身实力,然而他忘记了实力也受到实力法则的制约,帝国水军越是强大,他在财政和外交上也就越困难。

受命驶离下京的投诚水师规模很大,冯化龙安排大大小小几十艘舰艇躲进防卫严密的联塘港,这里是南直隶最大的港口。程克、史儒丰、谢烨文、史泽豪这几位诸侯委派涂峰和孟上天来到南直隶北部协调入侵京畿的任务,他们在联塘遇见了因为乘乱肃清南直隶而威名大振的林登万,三人一致决定前去视察联塘港的舰队。

联塘在江先主时代就是帝国颇为重要的军港,好大喜功的刘帝耗费巨资把军港的规模扩大一倍有余,这里是冯化龙舰队安全停靠的港湾。

林登万和涂峰在黎明时分坐着一辆刚从军械库里缴获的敞篷防弹车赶往市区东部的港口,因为清晨的气温比较低,坐在汽车前排的反军都盼望着太阳能赶快从远方已经露出红色朝阳的云层上面冒出来。

南直隶的反军部队在十几天前才攻占这座城市,城内秩序还没有稳定下来,城东地区的海鲜市场空无一人,过去早已在民用港口里开始运作的高耸吊车也一动不动。林登万等人很快来到军港防卫严密的南门,手持新式步枪的反军老兵跑进岗哨亭打开横在大路上的栏杆。

众人乘车经过一列披着绿色防雨布运输补给的卡车,涂峰对道路两旁的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