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二(2 / 4)

加入书签

横七竖八的朝廷官兵正倒在随处可见的弹坑里。

如果是在现实中,刘帝只会在这个地方听到文臣武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一座摩天大楼在远方熊熊燃烧,大楼顶端的烈焰和黑烟直升天际,好似一支被点燃蜡烛。趴在汉白玉栏杆上的刘帝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记得东都并不存在这样一座建筑。

噩梦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叫一声的“唯一帝皇”从床上坐了起来,他拍亮一旁茶几上的台灯,让灯光照亮寝宫的一隅。一声巨响从寝宫外传了进来,天子的大床猛烈晃动。天旋地转的刘帝掀开被子朝寝宫的接待室跑了过去。没过多久,先前的摇晃感就消失了,大队的近侍内臣在一条走廊里围住了刘帝,他们连忙帮天子披上一条黄袍。惊魂未定的刘帝向他们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东都也会地震吗?”

一名经过化学阉割的内侍用支支吾吾的语气答道:“没有地震。就算是地震,皇宫的抗震级别很高,这里不可能出现建筑物倒塌的恶性事件。十几分钟前,太庙着火了,那是一座木质结构的建筑,所以火势蔓延很快。大火延烧到太庙的供暖锅炉房引发了爆炸,所以才有刚才的震动。”

太庙失火历来不是好兆头,“唯一帝皇”从寝宫走廊的落地窗向外望去,东都的九重宫阙正灯火通明,无数红蓝相间的警灯不断闪烁,嘈杂的人声和刺耳的警笛声交错传来。刘帝爬上楼梯抵达寝宫上方拥有良好视野的天文台,东南方飞檐翘角的宫殿在烈焰里透出一具骨架,四散的火星伴随着哗剥爆响升上半空。借助大风的火焰把太庙旁边的旗杆舔舐了一番,绘有“五爪金龙”的帝国国旗在火海里分崩离析。

十多部消防车已经围住了太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御林军和消防队员正拼命用水龙注水救火。太庙附近的地面上流淌着小溪一般的积水,可是太庙的火势全无减弱,呆若木鸡的刘帝只能任凭事态发展。

六个多钟头后,消防人员宣布火势已经得到控制。残星曙月之下的太庙、锅炉房以及十几件文物陈列室早已化作一片焦黑的废墟。目睹救火经过的刘帝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怒,他当即在御书房召开紧急会议处理相关责任人。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永恒神朝”设置了一明一暗两套内阁,宰相所管辖的众多部长组成了明面上的内阁,围绕在刘帝身边的那群大人物则能真正发挥内阁的作用。为了对太庙失火事件进行善后,宰相崔义甸、国防部长李崇福、副宰相冯国忠、东都市长王怀恩、“兴国公”洪波涛以及大内总管孟上天都已经在刘帝的御书房里等候天子的到来。

紧张不安的孟上天坐在沙发上喝掉一小盏茶后,“唯一帝皇”方才从御书房的侧门里现身,他径直坐到了房间正中的雕花金交椅上。刘帝在环顾身边的大臣时不免有些发愁,自己的军师郑文和去年因为心肌梗塞离世,现在都找不到一个可靠而有能力的亲信。

“镇国公”熊达威在同一时刻从御书房装饰着大理石浮雕的正门走了进来,国公带着傲慢的神情向众人道歉,他因为某些“不得不处理的公务”耽误了时间。

“唯一帝皇”根本不相信熊达威说出来的话,可是贵为天子的刘善进也不敢轻易呵斥这个家伙。如果将帝国比作一家公司,刘帝所占有的股份可能还不到百分之四十,作为大臣的熊达威手上倒是有不下五分之一的股份,他们两个只有相互联手才能震慑住帝国内部大大小小的牛头马面。

国公的冒犯导致个性急躁的刘帝用手指关节猛烈敲打着面前的龙案,他用不耐烦的语气向孟上天问道:“失火的原因调查清楚没有?”

自知无法避免追责的孟上天硬着头皮说道:“太庙的电线老化了,超过负载的电流引发了火灾。”

正想找一个人发泄怒气的“唯一帝皇”捡起龙案上的一支钢笔朝孟上天掷了出去,他抬高音量斥道:“孟上天,有数账没有?国家每年调拨的维护经费都被你吃落肚里去了吗?京城百姓对你有着‘蒙上天’的外号,说你欺瞒圣聪,天子面前都敢‘造话三千’。”

“造话三千”是南直隶北部的方言,翻译过来就是谎话能说三千句。

东都市长王怀恩早就想扳倒孟上天,他打算借机“痛打落水狗”。王怀恩装出公事公办的态度说道:“太庙安全工作组的两位组长和三十名组员应当如何处理?”

孟上天正想发表一番自己的言论,心情不畅的刘帝就率先下达了判决说道:“必须严肃处理。东都的消防总长要立即革职,安全工作组的两个组长各判十五年徒刑,剥夺那些组员享受退休金的权利。他们可能在太庙的值班室违规接了电火锅,不然不可能电流过载。孟上天这个大内总管也不要当了,你马上去办退休手续。”

刘帝的口谕刚刚下达,在场众人无一例外向孟上天和其余涉案人员求情,不过天子的处世原则便是绝不被奴才牵着鼻子走,他对其他人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严肃处理涉案人员,法律的威严又在什么地方?”

沾沾自喜的王怀恩点头说道:“我马上去处理这件事,帝国‘三位一体’的司法体系历来都很高效。”

所谓的“三位一体”便是帝国的检察、司法、公共安全都由警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