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毕露(1 / 2)
三月初十。江南一带的读书人联名上书,数百人请愿,要求明章帝彻查华安长公主的死因,严惩京兆杜氏图谋不轨谋害华安长公主之罪!
以益州钟氏,范阳卢氏为首的世家不断对明章帝进行施压。
明章帝照旧搬出那套说辞,将一切罪责推于土匪头上,一连下了两道旨,凡抓到土匪,格杀勿论!绝不留情!
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做贼心虚,这才不留活口。
但除了世家之外,朝廷中竟无人站出为华安长公主说话。
明章帝一改往日温和手段,大刀阔斧对官场人员进行了调动,不少华安长公主提拔出来的寒门子弟,被外派去做地方官,看似一郡之主,实则明升暗贬,去了那不知要与当地世家拉锯多久。
也有被殃及池鱼的,明章帝深谙御人之道,稍作安抚,一些补偿,便能笼络人心。华安长公主能给他们的,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能给的更多。
只是世家咄咄逼人,明章帝烦不胜烦。
华安长公主是因为剿匪而死,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又有王青时没遮住马脚叫人查到不对劲,顺藤摸瓜翻出了证据,即便出面的是另有其人,但不论是王青时还是长公主府,都一清二楚,背后真正做主的人是谁。
若非如此,王青时又怎会背叛华安长公主?
大理寺是块硬骨头,自打怀安伯府的人被拉下马,之后进去的都是世家子弟,明章帝一时不好下手,也拿徐虎等人没办法。
原想着等华安长公主下葬,日子久了,也就没人记得这件事。
但长公主府不依不饶,另有世家在一旁虎视眈眈,跟见了荤腥的狼似的恨不得扑上来咬一口,让明章帝属实有些难办。
读书人联名上书的当日,有言官出列上奏,要求明章帝取下长公主府的牌匾,依照礼法剥夺华安长公主膝下儿女的特权。
华安长公主既已去了,长子秦衡,次子秦湛又皆是没有功名,实在不适合住在长公主府中。
若明章帝怜惜长姐的孩子,只取下牌匾,不收回宅子也是可以的。
只是日后也不得再用长公主仪制的物件。
此言一出,便被尚书令的卢父喷了个狗血淋头!
“华安长公主头七未过,尔等便开始商量如何对待其儿女,竟也不心亏!且等着华安长公主夜半三更寻你来吧!”
“卢大人,你与秦从慎乃是翁婿,自然,自然是向着他们!”那言官抖着手指道。
范阳卢氏乃书香世家,朝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寒门子弟,或多或少也受过其恩惠。加上世家一贯同气连枝,帮腔的不在少数。
那个年轻的言官瞬间被怼的无话可说,面色讪讪,以袖掩面。
上头的明章帝终于开口,也是将言官训斥了一顿。
大致意思就是,华安长公主尸骨未寒,说这种话的人简直是没心肝!
君臣二人在文武百官面前唱了一出红脸白脸的戏码。
华安长公主尚未下葬,提这些自然是不合时宜。
可若是一切都结束了呢?
在言官不断上奏的情况下,明章帝为了“顾全大局”,自然不能只论亲疏罔顾礼法。
届时,想怎么做,都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三月十一。
在明章帝将一切罪责都推到土匪身上时,长公主府的人找到了原先土匪寨中的大当家。
——一个能称得上是有勇有谋的男人。
若没有他的带领,流寇断不可能成为那么一股势力,不仅和世家勾结,还杀了朝廷大臣,叫百官勃然大怒。
大当家相貌普通,个头倒是十分壮实,一双眼睛黝黑明亮,暗藏锋芒。
别看他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唯有和他打过交道的世家知道,这个男人狡猾奸诈,口蜜腹剑,最擅长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软硬不吃,手段狠辣。世家没必要给自己惹上麻烦,便答应与之合作,他们之间互利互惠,没想到这个男人还留了一手。
赵叙必须承认华安长公主是个厉害人物,只可惜,女人终究是女人,不够狠!
她连蛮族都能打退,到头来棋差一招,输在了自己的亲弟弟手上。
真是令人唏嘘。
至于赵叙为何会知道华安长公主的死跟明章帝有关?
那可多亏了明章帝的心虚举动!
往往动静闹得越大的人,心中越是有鬼!
虽然赵叙也很希望华安长公主是死在自己手上,但他可没有给人背黑锅的喜好。
明章帝一边儿将锅扣在他头上,一边儿叫人大肆追捕他,甚至还下了那样的命令。
这段日子,赵叙可以说是过的分外艰苦。
因此,在谢策找到他的时候,赵叙很快审时度势,选择了长公主府这边。
比起一心想要杀人灭口,保住京兆杜氏的明章帝,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择,更何况长公主府并不失为一把保护伞。
长公主府再是落魄,也还有两门姻亲,总不至于到没了华安长公主就一蹶不振的地步。
赵叙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明章帝的计划。
康王直接将人拎去了大殿之上。
声洪如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