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负罪感(2 / 4)

加入书签

也难怪,裘

悯第一次打电话给陈莉,说是裘民丰想他爸爸了。你说人家陈莉能这么说:难道回答她裘悯不允许三个字吗?当然不可以,裘悯

将这个电话打给陈莉,它不是不知道裘悯的别有用心。

因为,陈莉只是将这个电话于裘悯本人在工作中的表现相挂钩。所以,根据裘悯一项对人和蔼可亲的历史表现来衡量,陈莉只

能认为裘悯将这个电话打给她陈莉,是出于对陈莉作为李再模新婚燕尔的尊重。而她自己虽然有李再模的电话,直接打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再模

前夫,自己即使没什么把柄给人抓,但至少不如将这侧电话打给陈莉更为婉转。因此,陈莉对裘悯将裘民丰要见爸爸李再模这件

事通报给陈莉,然后再由陈莉通知李再模。这么一来,陈莉高兴,裘悯达到目的。儿子裘民丰也心想事成,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好

吗?

说真的,想当初陈莉真的一个字都没往坏处想。不过,自从从裘民丰嘴里得知李再模在裘悯家里呆了一天一夜时,陈莉大脑里

,一刹那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李再模和裘悯翻滚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镜头,越想越气,越想越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况且,

李再模从医院看了裘悯开车撞人的一瞬间,那种自责的眼神,和对裘悯怜悯令陈莉看来心潮涤荡,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凭女人

的直觉,陈莉判断李再模对裘悯始终感情都在。

有人说:情人的眼睛,是测量爱情温度的最灵敏温度计。或许陈莉正是凭这样的印象,对李再模和裘悯的现在关系,做出一个

公正的评价。我们说也许陈莉判断的是恰如其分,当一对夫妻因为家庭琐碎一拍即散之事,茶余饭后两口子冷静下来不能说是后

悔,但至少心有余悸是肯定。毕竟十多年夫妻,哪能一下子恩断义绝。或许,裘悯只是以裘民丰要见他爸爸为由,行她于李再模

久别重逢之事,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陈莉是谁?她不可能想象不到裘悯当时的心理反应。退一万步来说,裘悯如果真的像去民政局拿离婚证时的对李再模恨得刻骨

铭心,那她为什么还要在李再模和她陈莉结婚的当天,裘悯现在投河自杀?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呀,裘悯从蒲黄大桥跳下,那居高

临下离开水面少说得有五十多米高,裘悯可是怀着必死无疑的信心一跃成千古恨而去,绝对没有半点虚假和掩盖成分在里面。这

一点,从现场打捞裘悯的水上派出所哪里就可以查到当时的打捞资料。

因此,不难判断,裘悯对李再模是情深意切,难舍难分。她们俩之间,虽然被一纸诉状一分为二,其两个人的内心世界,饱含

不解之缘,纠缠不清之情感纠葛。所以,我们对陈莉为什么感兴趣裘民丰和他妈妈的对话,或许也正是证明陈莉对裘悯的高度戒

备之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一次自己莫名其妙,糊里糊涂的中枪,当然她不希望自己再第二次躺着中枪。裘

悯,现在看来,在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同时,包藏祸心,诡计多端还是需要提防着点。

“ononon.妈妈,幸亏你这一次自己快刀斩乱麻做出自己去旅游的决定。如果你想带我一起去旅游,等到暑假到来的时候,可

能你们公司就要上班苦干实干了。到那时,你不但没能达到目的,你儿子也心里愧疚。现在多好啊,你去洛杉矶游玩,我在家里

上学。洛杉矶的丹霞地貌,你可以打电话给儿子一同分享,妈妈我爱你!”裘民丰那种喜形于色、眉飞色舞,看得陈莉一阵阵心

里发酸。奶奶个鸡大腿的,你说我咋就不争气生了个姑娘呢?你看儿子多孝顺,多体贴。

“嗯,我儿子长大了,只有能替妈妈作想了。妈妈再来洛杉矶之前不是没有考虑过,因为我儿要上学,将来出来旅游的机会多

着呢。可妈妈就不一样了,出来这一次停工待料休假,妈妈跟随你外公外婆在工地上夜以继日,从来都舍不得休息。因为你外公

外婆经常对我说,剩余资金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选择休息一天,人固然轻松,俺损失惨重。一天几百块,上千块就这么流到

别人腰包里,心里越想越难受。”裘悯说到此处,我们应该给她一点掌声。

因为,在那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年代,到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搬砖人。裘悯和众多打工仔一样,遍

及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他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为的是圆了自己给下一代脱贫致富的美梦,不惜牺牲自我。听着儿子裘民丰

如此这般懂事、礼貌的话语,裘悯嗓子更咽。她从开始听到儿子的一番话而抑制不住、忍俊不禁的欢笑开始,到最后回想起自己

一路走来而鼻子一酸,两眼泪如泉涌。

不是女人天性敏感,而是裘民丰的理解令裘悯感到问心无愧。她感觉自己没白疼自己儿子,甚至后悔听母亲和爸爸的话,为了

自己好找人遂将年幼无知的孩子放在婆婆萧晓莹哪里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