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章为无为(2 / 4)

加入书签

试想一下,自

己还不算是鳏寡孤独。娶妻生子,妻儿老小,一辈子活着,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生他何为?娶妻洞房花烛,轰轰烈烈,满庭喜色

。一旦红杏出墙,绿帽子戴得结结实实。悔不当初,颜面何在?无后为大,何须光宗耀祖。

李忠发想来想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一心去了空门。心静、神灵、贯通,修行自己,宽度别人,大度自己。世俗纷争,事不关己。任凭人世

间妖魔鬼怪作乱,我行我道,你走你路,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来到天灵寺的“雅轩观”。早起晨练,晚睡担水浇菜。自食其力,

是雅轩观道士座右铭。严寒酷暑,道士们秧瓜种草。插秧种麦,一年四季种什么庄家,吃什么粮。如此这般,不亦乐乎。

再说了,现在的和尚、道士、尼姑,哪里来的那么多清规斋律。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早成为他们破斋理由。无论是天灵

寺,和尚雅轩观,或者说尼姑庵。僧尼共饮,道尼同欢的镜头,隔三差五出现在人们眼帘。再说了,现在的出家人,有几人种地

担水。施主捐款,足够他们挥霍。开豪车,住宾馆,下饭店。僧尼老道除了珍贵场合,顶礼以示告诫。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增加

仪式感,而故弄玄虚。

僧不僧,道不道,尼不尼,大喇嘛背后也有侍女伺候。社会在变,人在变,佛门、空门都在变。随潮流而动,牵一发动全身是

自然规律,于侍女僧尼老道的不检点毫无干系。唯有李忠发以书本为指导,以雅轩观为实践之地,循序渐进。似呼对自己入道亦

道,有所领悟。耳听青山绿水、溪流淙淙流过。眼观云山雾海,犬牙交错的悬崖峭壁间,鸟鸣兽吼。给李忠发的一阵感觉:仿佛

置身于大自然的荒坡野坂。

没有人来打搅他,除了他父母以外。以外父母不死心啦!试图以逼迫李忠发还清他们的洛杉矶购房款为由,和李忠发经常通电

话。当然,借口还是要房款为主。要不然父母已经和他约法三章,到死父子情,母子情一刀两断,彼此老死不相往来。尽管协议

书上写得明明确确,但说是说,一气之下的举动,每一个人都会做到。事后静下心来,没有一个人会割舍儿女情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忠发父母以要李忠发还他们的洛杉矶购房款为由,找出借口,打听李忠发在雅轩观的具体情况。儿行千里

母担忧,母行千里而不愁。父母嘴狠心不狠,心慈手软是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哪知道李忠发当真。对父母的咄咄逼人,他没有

怨言,只是打电话催促罗盖全。

令人遗憾的是,罗盖全不是将电话给陈子悦来应付一下李忠发,就是让从这样说他不在家。一个月,难得接一次李忠发的电话

。不像李忠发刚回国的时候,只要李忠发打电话,罗盖全百分百应接不暇。现在,罗盖全几乎不和李忠发通话了。即使接一下李

忠发的电话,也是陈子悦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的敷衍一下李忠发。

前有罗盖全骗房款的嫌疑,后又有亲生父母毫不留情的对自己的接连不断的逼债,李忠发原本想在峨眉山静心修行的想法,就

此被打乱。他很清楚,打乱自己心绪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固然,他们俩是对自己好。可不能因为儿子有自己的想

法,没有按照他们俩给他规划的路子走,就视其其它选择都是旁门左道。可能,是父母对他走入空门的最不理解的地方。

可他又是个非常讲信誉的人。欠父母的钱,李忠发原以为以带回他们的购房款,就是对父母的最大报答。未曾想罗盖全不仗义

,利用他的善良,套骗了他的房产。根源怪只怪李忠发对昔日的老同学、老乡过度信任酿成的苦果。怨不得别人,也无法再回到

老孙家和罗盖全打官司。他知道,自己和罗盖全做了非常玩上的房产交接手续。怎么说,现在也没有资格跟罗盖全要房子。

他不明白父母跟他要房款的含义何在,只是一心想着要给父母一个交代。于是,李忠发知道罗盖全老表,是他的唯一依靠。哪

怕求他,也要将房款要到手。所以,根据罗盖全提供地址,李忠发在海东市还真的不费吹灰之力。现在,面对裘悯在自己身上产

生的好奇心,亦或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担心。

看来,活在人世间,饱受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煎熬的人,不只是他李忠发一个人。裘悯从头到尾讲述他们家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原来只是因为自己说中他们家儿子连克三人。裘悯也担心他儿子的命运八字,再与自己相克,那还不如自己提前离开儿子呢。

尽管难以割舍,但活着才是真道理。

李忠发听得心潮起伏。唉,又是一个苦命人。他心潮涤荡的道理不是因为裘悯对他有一见如故的好感,这时候的李忠发,还没

发现裘悯对他有点意思,看他顺眼。他只是为自己的一番神操作,从书本上搬来一些知识,运用在裘悯他们家儿子身上至少,小

伙子不会和他说出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