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祈家绣坊盛名天下(2 / 3)
下棉被的材质,淡声笑道:“这位姑娘有所不知,现下是九月,九月十月一过,最多到十月底,天气便要寒凉起来,我手中这不叫布,叫…棉被。这棉被质地柔软轻薄,盖在身上贴身舒适,若是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还有一股香甜的太阳味道。像我,一到冬季便容易手脚发凉,试想一下,睡在满是阳光味道的棉被里,是不是更舒适?
哦,对了,说起这个,我要说一说秀场第二场了,我们绣坊新添了棉衣,北凉的冬季着实太冷,这棉衣可是大用处。
咱们女眷大多待在家中,不济有炭火,像家中有官职在身的二郎,需在外奔波的,若是有一件棉衣傍身,抵御风寒,穿在身上又不失体面,想想都觉得是件美妙的事情,你们说呢?”
温情说完,又将视线看向脸上挂着嘲讽意味的姑娘。
那姑娘从未听过棉被棉衣这东西,神情略显尴尬,一时竟不知怎么反驳。
“棉被?棉衣?可否让我摸摸?”顾夫人也是头一回听到这种东西,人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好奇地盯着那块棉被看。
温情展颜一笑,“顾夫人但摸无妨。”
顾夫人直接被逗乐了,这孩子还挺幽默的。
她喜欢。
顾夫人和顾淑琴走到了秀场中央,细细看着四位女工拉着的棉被,棉被为墨绿色,绣的是锦霞纹,做工相当精致。
顾夫人手指轻轻抚摸了下棉被的外表。
温情解释道:“顾夫人,这是制作的被套,里面放了弹好的棉花作为填充物,其实最主要的是里面这部分,你用手抓抓看,是不是感觉很软。”
顾夫人按照温情的指示,伸手抓了一把,只见那一块被抓成了一团,手一松,一会儿的功夫便又弹回了原样,眉眼里顿时掠过惊喜,“咦,是啊,的确很软,还挺厚实。”
温情轻轻笑起来。
顾夫人又道:“棉衣我只看到了姑娘家的款式,这男款可有?冬天的北凉的确寒凉,我家夫君每日需早朝,寅时三刻需到达宫门口,那时又是最冷的时刻,若是有件棉衣,也不必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岂不是保暖又英姿?”
温情忙道:“当然,顾夫人需要,您可找高匠头记录下顾尚书的尺寸,到时完工后送于您府上。”
顾夫人点头应道,“好。”
顾夫人话才说完,冯双也跟着走了过来,“世子夫人,顾夫人需要,我也需要,我家哥哥在边境征战沙场,我也要为我家哥哥定制几件。”
温情并不认得冯双,迟疑了会,“……你是?”
冯双神情傲然道:“我是冯双,我哥哥叫冯祁,正是边境大元帅。”
温情背脊一僵,这才细细打量面前的姑娘。
冯祁?
岂不就是萧庭深嘴里的冯祁?
温情怔然过后,唇角的笑意倏地变淡,点点头,“……呃,哦。”
这时,祈元静站了起来,“夫人,您这棉衣棉被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倒是觉得这第二场的衣服看起来一点可观赏性都没有,倒是显得臃肿不堪,您这次的秀场举办得实在太敷衍了。”
温情朝着说话的祈元静看了眼,这姑娘身上的穿着从头到尾都仿了她们绣坊的设计,一身a货,“这位是……?”
那干户家的女儿轻呵了一声,“夫人,这您都不认得?她是祈家姑娘,祈家绣坊盛名天下!”
温情微微一愣,随即双眸以审视的目光在祈元静的身上扫了眼,意味不明地说道:“祈家绣坊盛名天下?”
…
…
秀场举办之时,萧庭深骑着赤色高马在整个坞堡转了一圈。
他不过才离开多久,这儿的良田已是一眼望去满是金黄了,可想而知今年的秋收又是皆大欢喜。
从田埂弯去了一趟木坊。
沈江才见是世子亲临,直接怔住了,反应过来后慌忙快步前来行礼。
萧庭深淡声道:“不必多礼。”幽邃的双目环视了眼四周,今日木坊人不多,也不见本身在造纸的沈许山,萧庭深凝了凝眉心,问了句,“嗯?坊上的工匠呢?”
沈江才连忙回道:“回世子,坊上的工匠派去火药房了。”
“嗯?火药房?”
“是。前些日子嵇大夫在配制火药时,炸了半间火药房,进山带着底下工匠前去重修,人大多在那儿。”
萧庭深在武威见识过火药的威力,利落翻身上马说道:“火药房建在哪儿,我去看看。”
沈江才道:“世子,您穿过前边的田埂,朝北大约一公里处。”
萧庭深听着沈江才的指路,打马便出了木坊。
火药这件事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倒是没想到他家夫人回到坞堡会直接付诸行动,成立一个火药房。
打马奔跑了一会儿,便远远看到了忙碌的人群,周围安排了亲卫把手,占地总有好几亩,不过这儿远离人烟,属于坞堡比较偏僻的位置,倒也算是保证了周遭农户的安全。
走得近了,才发现俞诚安竟然也在。
萧庭深昨日从边境回来这件事并未大张旗鼓,所以俞诚安见着萧庭深时,直接当场怔住了。
“世子?”俞诚安快步跑到马匹边,疑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