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沈清凌都惊呆了(2 / 3)

加入书签

了…

温情笑起来,黑眸清亮无比,“郑浩,你这东西是哪里得来的,可还能弄到更多?”

郑浩没想到夫人会细问,“这是小人路径边境时,那儿的商贩贩卖的。”

“可还能买到更多?”

郑浩迟疑了,“这个……”

一直未说话的楼沿望向整张小脸都声动起来的温情,说道:“夫人需要这个?”

温情激动道:“可有办法再多买一些?”

“夫人需要多少?”

“越多越好,几千斤?不行买种也行,咱们自己种也可以。”

郑浩和楼沿倏地愣住了,买这东西种?

那岂不是浪费?!

隔了会,郑浩才道:“这事还需前往一趟边境。”

温情沉吟了会,“好,我知道了。”

三人又闲聊了会,才各自散去。

温情回到正房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提笔给萧庭深写信,先是将郑浩和楼沿找到煤矿的事情一一说明,又安抚萧庭深煤矿既已找到,那铁矿应当也不会久远,最重要的便是提及棉花这件事。

想想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若是能在这个大家都不知道棉花用处的时机低价收购棉花,再以精加工后以棉衣棉裤棉被销售出去,定是能大赚一笔。

还有一点便是边境的士兵,夏季过后便会入冬,北凉的冬天来得尤为早。

若是有棉衣在手,士兵能够吃饱穿暖,这士气还会如如今这般低落么?

温情思来想去,这棉花的出现怎么都是件有利之事。

听郑浩的意思是这棉花产自边境,所以收购棉花之事需得交由萧庭深。

温情写到这儿顿了顿笔,思索了会才又下笔:【我知你在边境诸事繁忙,此次事情紧急,实在不行,便派遣得力人手入境收购棉花如何。我静候你的佳音。】

温情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张纸,将其中利害关系全数说与萧庭深听,等墨迹稍稍干后才将纸张叠整齐收入信封之中封好。

恰在这时,岑夏通传,说是俞别驾已领着沈公子看了一圈坞堡,现下在前厅等她。

温情道了声知道了,便将信封拿在手中快步出了门。

岑夏见姑娘连午膳都未用又要出门,急道:“姑娘,您在忙也用了午膳再出去?”

温情看了眼桌上香喷喷的食物,这才觉得饥肠辘辘,凝眉思索了下后,道:“夏夏,你去叫后厨再准备两双碗筷,叫上俞别驾与沈公子一道用膳。”

岑夏一愣,心下觉得这般是为不妥,可若是自己不答应,怕是姑娘得挨饿等事情处理完了再回来用膳。

稍稍迟疑了会,眼波微动,才道:“是,奴这就去安排。”

沈清凌跟着俞诚安从坞堡前边绕着坞堡转了整整两圈不止。

沈清凌第一回痛恨自己只生了一双眼睛,世子的这块坞堡与别的地方完全不同。他从北凉一路走来,就是途径昌松时,自家的坞堡都没有这般壮观,且欣欣向荣的。

受到打仗的影响,哪里没有流民?

饿殍遍野是常态。

但是这里。

良田千亩,一片绿意盎然,农户在田间有说有笑,一派生机勃勃。

他有多久没有见到过这般景象了?

正是遇到龙骨水车排涝的壮观,他对这龙骨水车简直是入迷了,一个白衣飘飘的世家公子就蹲在田埂上看着农户们井然有序地使用龙骨水车作业。

这儿种植的大片都是水稻,秧苗半根都浸在水里面,亦是他从未看到过的情景。

不仅如此,染坊和木坊更是忙得热火朝天。

新染的布料挂在空旷的院中,五颜六色随风飘扬,那些颜色要比他在北凉城里见着的更为好看。

最让他稀奇的便是木坊的纸。

他酷爱读书写字,平日都舍不得用纸张,实在是冯氏纸张太贵,大多使用竹简,然而这里的纸竟然是拿着用来记录户籍的。

他细细看了纸张,虽说没有冯氏纸张的精致,略显粗糙,但要比竹简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

他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看造纸,整个人都觉得稀奇极了。

他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大门里的东西让他惊愕,而惊愕过后,便是迟来的兴奋。

温情本打算坐在桌子前用膳,却被岑夏阻止了。

过了版盏茶的功夫,她便明白了。

怎么说她也是世子夫人,哪能与外男同桌?

岑夏着人搬来了矮几,分食而坐。

岑夏想得周到。

温情坐在了首位,不消一会儿的功夫,俞诚安带着沈清凌来了,倒是没想到居长石也跟着过来了。

温情忙叫岑夏再去准备一张矮几来。

沈清凌完全没料到竟然还有午食这一说,不过看俞诚安他们见怪不怪,便也入乡随俗地入座。

矮几上的食物丰盛,且色香味俱全,只闻着就打开了大家的食欲。

居长石开了个不痛不痒的玩笑,“夫人,我倒还是来对了,刚刚碰巧遇上了俞别驾,我死皮赖脸地跟来,真是没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