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相互依靠(2 / 3)
到了小学。
现在的学校还没有停课,不过也没有几天了。
这里的冬天太冷了,如果再接着往后上,容易让别的地方的孩子出现一些意外。
尽管恶劣天气不用上课,可这冬天里面发生的事情一样不少。
家属区的都是大平路,虽然有点冷,但孩子们也可以接受,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但本地的孩子不一样了,有些孩子过来还要翻过山,走小路,危险性大幅度增加。
这天气再上课真的能要人命。
暂且不说路上的大危险,就说供暖吃饭各方面也有些问题。
现在的教室冷的不成样子,尽管有炉子,一直在燃着煤炭,羊粪,牛粪,还有一些木柴,几乎是有什么烧什么。
但是在这鬼天气下,也只是聊胜于无,该冷还是冷。
很多孩子的穿衣也很单薄,吃的伙食也很一般,给身体供给不了多少能量。
尽管改到冬季作息,尽量让学习的时间往一天中的正午靠拢,但总体上的温度就很低,孩子们上的也很是艰难。
不过现在已经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杨校长也准备了一些期末考试的奖励,一方面奖励一下学校努力学习的孩子,一方面也是变相给本地孩子一些补贴。
这些孩子的刻苦,是家属区很多同志所不能比的。
毕竟若不是刻苦的孩子,根本不会冒着大雪天的来这里上什么见鬼的课……
当然,更多的刻苦孩子也有,他们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知识就是力量,可知识也是要付费的,是有代价的。
从文明诞生那天起,对广大群众来说,获取知识就很是不易!
以往的封建社会不再多赘述,就说现在,也很是艰难。
现在义务教育法还没有设立,即便是普及性的知识教育,对广大群众来说代价也是十分昂贵的。
就算到了现代,义务教育实行,获取教育的途径也大大增多,但获取知识的代价依旧是存在的。
先不说高端知识的成本,就是那些国内外动辄几千万大数据库或者是知识网站。
就说现在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且愿意静心学知识的,能有多少人。
金钱成本是成本,时间成本是成本,机会成本也是成本。
知识的获取从来都不容易,但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往上走必不可少的东西。
尤其是她作为老师,看到学生们努力的样子,她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
他们,是希望!是未来!
当然,她也是。
------
就这样忙碌了几天,马上就要到发行试刊的日子。
他们定于在元旦发行第一刊,取个好兆头,所以现在只剩两天时间。
苏潇潇此时坐在宣传部属于她的办公室内,面色严肃的翻着他们做好的的样刊。
版面是她设计,众人裁定的,内容是众人商量,她敲定的。
现在的印刷还是铅字印刷,尽管现在有较为先进的高速度凸版轮转机,但铅字印刷仍为主要手段,资源消耗多,对环境污染严重。
而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当代毕昇在十年后才能把这技术搞出来,让国人告别铅字。
所以现在报纸印刷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办公室的预算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这上面。
他们的定价也早就商量好了,五分一份,属于报纸的正常价格。
订阅方式分为订阅(预交报纸订费,从1个月至1年)和零售两种基本方式,这两种也好理解,在这个年代是普遍的方式。
苏潇潇把报纸看完之后,面色和缓了几分,她对他们报纸的质量有信心。
苏潇潇放下报纸,看着自己面前四个手下,眼中不由得闪过几分欣慰。
这几个都是她精挑细选的,都是有能力的。
再加上她,还有刘嫂子,看,他们办公司也有六个人了,不是一只手的数量!
是个好开端!
不过他们的编制还没有敲定,成败就在这试刊上面了。
成了,办公室成立,预算多,人也多,工资也能高。
不成,办公室估计孩子,毕竟石部长比较重视,但预算就没多少了,他们就拿不到很高的工资,编制也有限。
苏潇潇清清嗓子,“咱们发行之前的工作已经做到位了,都没有问题,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对我们的内容质量有信心。”
“大家也要放平心态,扎扎实实做好最后一部分工作,不到最后一刻不松懈,把我们的自己的报纸做出来!”
“好!!”众人面容中都带着几分激动。
苏主任的水平还是很高的,苏主任说有信心,那他们做出来的报纸一定不错!
苏潇潇欣慰点头。
后面一部分工作也就是报纸的发行。
报纸发行包含报纸的征订和投递两项工作。征订就是让发行员将报纸预订给有阅读报纸需求的读者,报纸投递就是报纸经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发行员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
细一点说就是收订、汇总、要数、分发、运输和投送,大多数环节主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