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蹊田夺牛(2 / 2)

加入书签

是换一个三司使就能了的!若重新任命,必须换一个可靠的上来,把三司大力整顿一番。

陛下让宋祁任三司使,宋祁此人为人轻浮,家中多蓄歌姬舞女,宴乐太多,人脉又太广。其兄宋庠又在两府,行事难免被掣肘。让他继任三司使,彻查三司的官员,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魄力!”因为包拯连续上书,把个宋祁也弹劾了,宋祁任三司使这事儿也罢了。

眼看着一连弹劾倒两个三司使,这个“包老弹”仍不罢休,仍紧盯着赵官家下一步动作。一时间朝中的大臣都吓怕了,三司使的职位,就没有敢自请继任的。赵官家无法,只好命包拯亲自继任为三司使,由他查之前那几桩案子。

对包拯继任为三司使这事儿,朝中许多人都不满,私下里便就议论道:“听说了么?‘包老弹’做了三司使,正在查李亿的案子呢!说是要把三司翻个天!”旁边的便道:“说一句实话,当初李亿在东京的时候,东京的官吏,他跟哪一个没往来?!这要是真从李亿这开始的话,我敢保证,在座的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能跑得了!”

还有人道:“岂止是李亿?!我听说包老弹连当初大军辎重转运的事情,也想要进去掺和呢!”有人便骂道:“得罪完京官儿,这老包连地方上的也肯不放过了?!怎么就没人雇一个好汉,直接宰了那姓包的!”

有人冷笑着回复道:“你以为杀一个三司使,那么容易呢!当初那个苗文遽,手底下的泼皮难道不多?一碰上老包,就是个纸虎,屁的能耐也没有了,你还想着动粗呢?!要我看呐,不如多发动几个人,一块儿把老包给弹劾掉。”

对于这话儿,其他那几个也都同意。众人纷纷都告诉说,回去就多发动几个人,一块儿上书去弹劾包拯。

一时之间,朝臣里面,对于包拯任三司使这件事儿,都不满意。弹劾包拯的劄子,已经快摞成小山了。处在这种情形下,对于撤不撤包拯的三司使这事儿,赵官家一时就犯了难。

眼下这情形,开封府府尹欧阳修,已经看见了。

欧阳修立刻写了一道劄子,题目就叫《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说什么“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紫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什么“况如拯者,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这一道劄子大意道:军旅之士先材能,朝廷之士先名节。包拯这人,先后弹劾掉两任的三司使,然后自己做上了三司使这么个肥缺。他这种做法,像个不公的里正,见耕牛把禾苗踩坏了,他自己就把牛牵走了,也不怪别人发议论。

为了解决这件事儿,欧阳修便就建议说,叫官家另选别臣做三司使,把包拯往别处调一调,也叫包拯在京师任职,免得让包拯心里面觉得说,无缘无故的,就被官家贬职了。一来可以让包拯避嫌,解天下人惑,二来又可以周全包拯的名声,两全其美,不胜幸甚。

这个时候,包拯正整饬吏治,重新规整三司的秩序呢。因为欧阳修这一道劄子,赵官家那边,好像真的被说动了。包拯立刻上来了脾气,把帽子一摘,把官儿给辞了,回家里躺着睡觉了。三司的事情才治理到一半儿,刚刚看出点眉目来,包拯这老头儿就撂摊子不干了,剩下的烂摊子谁能收拾?

欧阳修嘴上叫赵官家“另选别臣”,他自己又没荐出人来,扯了一大通“国家自数十年来,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及其弊也,循默苟且,颓惰宽弛,习成风俗,不以为非,至于百职不修,纪纲废坏。”

还有什么“兵出无功,而财用空虚,公私困弊,盗贼并起,天下骚然。陛下奋然感悟,思革其弊,进用三数大臣,锐意于更张矣。”之类的话,他话里话外的,还是告诉官家说,三司这一次必须要大治!可这件事情,除了包老弹那个倔老头,满朝的众臣,有哪个能够担此大任?!

少不得官家把欧阳修呵斥了一通,重新把包拯又请回来,以后“蹊田夺牛”这个话儿,都不许再提。包拯这老头子不罢休,趁机向官家要了司马光、王安石等几个年轻的能吏,一帮来三司这边帮忙,这件事情才算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