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登州水运(1 / 2)

加入书签

南方这边,自从水运被掐断,至今已过去有月余了。此时正是暑热的时候,因为之前交战的原因,树林里面全都是尸首,在这个天气,腐坏得实在太快了,老远就闻见气味刺鼻。腐臭惹来了大批的蚊蝇,密密麻麻到处在飞,没一处它们飞不到的。

失去了水路,大军的辎重想运过来,只能靠从陆路上费劲运过来一点儿,困难比原先增加了十倍。被围的大军,一天勉强吃一顿饭,不饿死就算不错了。十天半个月看不见粮,已经是常态。器械之类的更不用说,已经完全停运了。

这时候瘴气已起来了,宋军染疫的人数不少,药材紧缺,急需要从外面运进来。这么一来,本来就已经薄弱的粮道,还得抽出人力送药材,更增添了一倍的压力。

处在这种情况下,宋军被围的这些人,十停的人马,倒了的足有二、三停。为防止疫情继续蔓延,需要及时把尸首掩埋。在这种山林茂密的地方,挖坑也是个力气活。众军饭都够呛能吃饱了,哪还有力气挖坑呢,不得已上面便下令说,叫把尸首堆积起来焚烧。

危急的时候,幸而陈曙派出支人马来,突破蛮军的封锁,把一部分患病的军士,送到潭州来诊治。王惟一及其他治瘴的名医,根据这些军士的病情,开出来好几个有用的方子,叫陈曙等人迅速按方为大军医治。可是问题又来了:药材倒是不紧缺,关键是药材筹集到,怎么能迅速给大军送去。

关键的时候,有人给赵官家出主意道:“既然南方的地形,通过陆路不好走,依臣看还是得走水路!”官家便问:“你的意思,是让狄青尽快与蛮军交战,重新打通水运么?”

那人便道:“两家交战需要时间,若耽搁得太久,大军就完了!臣有一计:不如把药材送往登州,然后从登州的海运直达广州。等药材到了广州后,从广州往北送去韶州,然后经韶州再往西运至军中。这一路侬军的人马少,不会遇到太多的阻扰。倘若这条路打通了,不但能减轻陆路的运输,咱们还又多了一条粮道!”

对这条建议,官家立刻就应允了。官家当日就下发了诏书,命邓州的知州李翰寅,立刻着手办这件事。

登州这边,一听说从东京来了中使,有要紧诏书下发的时候,李知州吓了一大跳,立刻携合衙的众官去迎接。等到来使念完诏书,把事情说得明白后,中使便恭喜知州道:“李知州,难得官家看重你。眼前这么件立功的事情,知州可千万要好好把握!”听见这话儿,李知州手里捧着诏书,小鸡啄米也似得答应。

中使又道:“南方大军的事情,想必知州已听说了。官家私下说话的时候,曾说过等到大战结束后,把官吏要撤掉一部分,然后再提拔一部分。我言尽于此,李知州心里可得有数儿!”

等到中使走了后,李知州给众人安排了活儿,底下人立刻就忙碌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有拨船的、有拨人的,也有些赶着预备车辆,准备迎接药材的。驿馆那也得安排上人,等东京那边办事的来了,随时就可以伏侍安歇。

突然有了这么件差事,登州府衙的这些人,跟东京那边人接触的机会,就多了不少。借这个机会,表现一番,借来升职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不少。这件事儿不少人都看出来了,干脆连正经的差事都顾不上,争着抢着要帮忙。

这几天孙主薄不在登州,正在外面公干呢。等到他事完回来的时候,要紧的差事,已经被别人抢了个差不多,没什么他能干的了。

然而孙主薄不死心,到李知州跟前这么道:“下官听说了一件事儿:官家刚刚下了道令,叫各路的州县配合大军,凡出现差错的严惩不贷,有这事儿么?”李知州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听孙主薄的意思,难道说咱们有什么不到的地方?你且说来与我听!”

孙主薄道:“官家让咱们帮忙运送大军的药材,这件事情不难办:咱们船只有的是,人也够用。可是还有件要紧的事儿,相公可得琢磨好了:自从蒙山上那伙贼来了登州,跟那帮海盗勾结在一块儿,他们的实力大了不少。

这趟船他们知道是官家的,一趟、两趟的不敢劫。可万一朝廷水路走得顺了,以后常走这条线,他们难免不会来打主意。万一得手,咱们的麻烦就大了!

对此李知州沉吟了道:“主薄的意思,是让我跟朝廷说一说,发大军过来征剿么?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了也好!”孙主薄立刻回复道:“发兵征剿需要时间,可大军的药材要得急,没工夫耽搁。依下官看,咱们不如派一个妥当的人,与他们商量招安的事。”

李知州立刻回复道:“主薄也知道,下官来登州的时间不长,对周边的情况不太熟,与海盗更是素无交涉,怎么能联系到他们的人?”孙主薄道:“相公莫愁,小人倒是有一个主意:海盗里有一个吴头领,这个吴头领的亲舅舅,就是莱阳的赵押司。这个赵押司呢,与盛孔目一向关系不错。

相公与盛孔目说一说,叫他走一趟莱阳,把话儿说与赵押司,叫赵押司出海做中人。事情能成了当然最好,倘若不成,咱们也得让他们知道,真敢夺了这批船,后果不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当下李翰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