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东京新文(2 / 2)
趁着年末,把应有的酒宴全部都请了。应该认识讨好的人,也都提前打好了招呼。单单在打点的事情上,就足足花掉了这个数!”
看着韩涛比划的手指,李清问道:“这是花了八十两?”韩涛立刻笑了道:“说少了十倍,我足足花掉了八百两银子!这钱花得一点不冤:现在多去找些门路,早早把事情定好了,总比事到临头,两眼一抹黑的强!你等到明年开春了再开始打算,那就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什么都晚了!”
说到浓时,韩涛去李清耳边告诉道:“裁军这事儿,我听说上面已有了名单,里头有些倒楣的,要被安排去街道司。调去那么个鬼地方,每天的日子,天不亮领着手里的几十个差役,去南熏门门外赶猪进城。
赶猪的差事办完了,也不能闲着,你还得继续出去巡街。这差事不是溜达着耍,一人分给你一块地方,看着那帮商户们清秽。管的松了没人怕你,挨上面骂。管了严了上面夸你,嘴碎的老婆们骂你的祖宗。
辖地滋事的多了,别以为是好事儿有油水儿。斗殴、打架的捉起来,你还不能亲自管,得交给人家巡检办。通沟渠、查侵街这种没有油水的脏活,全都是你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冷天暑热的,一日不歇,罪也一点没少遭,图他娘个甚么!
当初捻枪握刀的手,用不着使什么兵器了,上面发给你一个笤帚,指着它吃饭。整天为些鸡零狗碎的事儿,与他们那班商户去拌嘴。你不想赶猪,行动要快,就别他娘直挺挺在家等着。”
熟悉的韩涛的都知道,这厮口里面没一句正经的。他说的话,比瓦子里说铁骑的还让人难信,十句里只有一句能听,因此今日他说的这些,李清并没有当一回事。节日里事多,李清不肯在这多留,略吃了一杯便告辞走了,又剩下韩涛一个人。
偏偏今日赶得巧了,坐没有多久,韩涛又看见一个熟人。此不是别人,正是苏兴。免不了苏兴被韩涛又叫上来,也吃了一杯。这两个都是爱耍的,碰到了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个便道:“你听说没?《抗蕃英雄张议潮》又被重新改写了,戏也已经编好了,今晚头一拨就要开演!你不去瞧瞧?”另一个道:“这事儿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可不今天到日子了么!想不到隔了七八年,他们真的又出了新戏!”
两个议论起张议潮这出戏,当年这戏上演的时候,没有一个不知道的。男女老少都聚拢来看,象棚里乌压压全都是人,仍坐不开,挤得那叫一个密不透风。这出戏不知道连续演了多少场,仍旧许多人看不上,还有连夜排队的。
到了《大败吐谷浑》这出的时候,街上几乎是万人空巷,但凡开口,没一个不议论张议潮的。不单街上卖糖果的,把糖做成张议潮的模样,小孩子一人举着一个,满街上乱窜,口里喊着“杀、杀、杀”,连市井里那些卖画的、卖泥孩木偶的、卖雕塑木刻的,也都从中发现了商机,一个个赚的盆钵满,街道上到处在唱《大阵乐》,真他娘的叫一个过瘾!
当初张议潮抗蕃这出戏,恁地有名儿,多数人年少时全都看过,偶尔有一两个没看的,至少也能听说过。苏兴这厮,之所以当初能入军,一半是因为当初看了张议潮的原因。
当年苏兴买的木偶,在现在还有几个在家里,仍旧收藏得好好的,侄子、外甥都不许碰,谁碰了他就跟谁急。大战吐谷浑这出戏,苏兴能讲个三天三夜,许多情节到现在不忘。
不光苏兴期待这戏,前不久玉堂也说过,这戏出来了定要去看看,好重温童年。怎奈他四哥庆堂家里面出事,忙不过来,因此玉堂帮忙去了,一同看戏这件事,就耽搁了。天巧今天韩涛也在,跟他同去,倒也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