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上伐奴(1 / 2)
古人云:穿越之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王鸿泰不这么认为,每个人的机遇都不一样,他的优势在战斗中,在血与泪中!
所以,王鸿泰想要玩把大的!
上鞑子老窝开始嚯嚯,闹他个底朝天,中心开花,那部队还不是越打越多?资源点不得哗哗的进帐?
兑换军队只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不能在除了王鸿泰和系统军队以外的人眼前凭空出现,所以“飞龙骑脸”这个招式王鸿泰是用不了的。
那又如何?五公里内随意布置,那可是五公里啊!五公里啊!要是敌人背后是树林或者山脉……谁敢跟他打埋伏战,谁就等着成傻逼吧。
王鸿泰都准备好了,一年称王,两年称皇,三年席卷天下,高坐朝堂!
不过王鸿泰就是想想,步子拉太大容易扯着蛋,打下的土地、人口不消化好的话,跟流寇没什么区别不说,还会把自己的占领地破坏的一塌糊涂、生灵涂炭、经济倒退……王鸿泰怎么享受?
“现在我没有根据地,手里没有粮草,也打不起后勤战,我虽然想要这个火器部队,但是目前来看,还是骑兵部队更适合我。”
王鸿泰兑换出来的部队,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可以带两天左右的干粮。所以在这茫茫大草原上,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才可以让他有机会去接近建奴的势力范围,才能去大开杀戒。
若是让他兑换步兵部队别说别的,他根本都走不过去,就会被巡逻的鞑清骑兵、草原上的狼以及寒风和饥饿弄死。
“兑换两个百户的卫所骑兵!”
“请确定交易信息,正确请按……”
“确认!”
“已扣除1000资源点,请用户选择放置地点。”
“正前方!”
王鸿泰瞪大着眼睛期待了半天,没有白光一闪,没有时空扭曲,就如同眼花了一样,就出现了240人的骑兵部队。
只见数十几骑脱离部队阵型,向王鸿泰飞驰而来。
“卫所百户宋玉国率麾下总旗、小旗拜见将军!”
“卫所百户许良虎率麾下总旗、小旗拜见将军!”
王鸿泰强撑着身子,发自内心的笑道:“二位将军快快请起,诸位快快请起。”
只见这些大小军官,个个面色红润,身体强壮,孔武有力看着就是精兵良将,训练有素,王鸿泰大喜过望。
这时候,许良虎见宋玉国要张嘴,连忙说道:“属下不敢,卑职为将军准备了一些干粮和清水,请将军先进食,再规划进兵路线。”
王鸿泰眼睛一亮,连忙让许良虎带路。好啊,兑换出来的部队自带军官,而且智力也都是正常水平,简直是如虎添翼,如有神助。
他只会文,而不会武。
虽然他也是个大学生,但是他知道他这个大学生的水分有多大,虽然说他那个年代人人都能读书,考上大学的人不知凡几,犹如过江鲤鱼,放在这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是读书好就代表能力大吗?并非如此。王鸿泰深知各种各样的利国利民政策,也知道在这个年代想要成为一个封建帝王,需要如何去巩固自己的皇权,如何去强化自己的军队,去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是如果让他真的去做,他做不出来,他只知道一个大方向。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曾经的那个年代的人,80%以上的读书人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理论结合不了实际,终究是一场空。
比如土改,知道有摊丁入亩,比如改税制,知道可以征收厘金等等等等,但要是让他去做,嗯……恐怕是不太行,摊丁入亩,怎么个摊丁入亩法?具体如何去做,如何落实到地方,如果不是闲的蛋疼的人,仔细的去调查去了解去学习,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些事情。
而恰好,王鸿泰就是一个闲的蛋疼的人,这些政策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于这个年代怎么洗澡,有钱人怎么洗?没钱的人怎么洗?交通规则、市井上的一些规矩,五花八门的行骗手段、烟火、成人礼、乡饮酒礼的变迁、婚嫁趣谈,出生、诞辰与做寿他都清清楚楚。
而对于兵略,他则是一筹莫展。现如今系统的部队能够提供军官让他们去独当一面,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以文御武最重要的就是,文官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那么武人就能够做出相应的战术行动。
“许良虎,我想问问,你对于现在的局势,势力方位有了解吗?”
“将军,如今我们东北方向便是建奴势力的势力范围,距离此处只有七天左右的马程,南面便是山海关,过了山海关就是大明王朝的疆域了。”
王鸿泰点点头,自己的第一桶金距离自己还有七天路程,也不算远,有了这些精兵良将,在这大草原上活七天又有什么难的?
“那你对于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许良虎挠了挠头,有些为难的说道:“将军,您这就有点为难卑职了,卑职只是个百户,只是认识一些字,读过两本书而已,不过将军,卑职愿为您冲锋杀敌,愿效死力!”
许良虎说完,连忙给身后的总旗递了个眼神,那总旗连忙取来干粮与一壶清水。
“还请将军喝些清水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