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闻赵内乱晋室欲伐 收捷报石虎病却笃(3 / 4)

加入书签

的大道之上,只往中阳门而去。中阳门两旁,从故晋室洛阳搬来的铜驼在雨水的浸润下格外壮丽。信使只入正阳门,大道两侧的是赵国的如:少府寺、奉常寺等各衙署。

这一信使惊扰了沉寂多日的御道,两侧衙署的官吏纷纷出来张望。

“捷报捷报。”伴随着马蹄声,信使报捷的喜讯响彻邺城。

“赵国有救了。”衙署里的官吏欢呼雀跃。城中街上的行人也像施了魔法般,瞬间从各坊各市中出来,巡逻的卫士也不顾戒严的命令,任由百姓上街流窜。

此时太尉张举已经从先前的战报得知破贼就在这几日。便早早的等在皇宫的大司马门前,此处除了皇帝或特命敕令,所有人都不得纵马驰骋。

信使跃马驰骋到大司马门前,刚欲下马,张举忙示意道:“平乱捷报,速奉内廷,不必下马。”

信使一愣,张举赶忙拍那马的屁股道:“你这畜牲,还不快去。”

信使明白,只回身道:“谢太尉。”

一溜烟,信使报捷的马蹄声响彻邺宫。

此时在琨华殿,杨环从门口一溜烟的向殿内跑去,“陛下,陛下,梁犊之乱平了。”

闻讯,石虎强撑起病体,坐在床边,刘后正在侍奉,张豺如今领辅政之职,也在一旁侧立。杨环只跪下双手奉上捷报,石虎匆匆览过,脸上亦如淫雨遮蔽的邺城,这时也闪现久违的阳光,终于长出一口气,满含笑意,说道:“斌儿类我,幸得我赵国还有燕王,我石氏之幸啊。”

“呕,咳咳。”许是一瞬间郁结之心释放,石虎止不住的咳嗽。

刘后见状忙上前扶住道:“陛下要保重圣体。”

石虎只摆摆手,“无妨,无妨,杨环,着命有司,好好嘉许燕王。这次朕之养孙石闵,所向披靡,声威震天,也要赏,就是封个王亦可,哈哈。”

杨环回道:“老奴遵命。”

说着石虎意欲站起,只站起来一瞬,一阵眩晕,“嘣”只重重的摔在地上。

杨环见状不妙,只喊道:“快,速传太医。”

一时之间殿内手忙脚乱,这报捷的喜讯被石虎突如其来的重病瞬间冲淡了不少。

刘后和张豺见石虎寝殿,太医、宦官进进出出,一时颇嫌喧嚣,故命杨环好生照看石虎,叮嘱其若再有变故,只到偏殿向此二人禀报。

莫约过了一个时辰,杨环只满身是汗,也不及擦洗,只向刘后、张豺二人禀道:“‘过喜伤心’,陛下一时气血上涌,许是许久未闻开心之事,故而一时头晕目眩。”

刘后只淡淡的说道:“原是这样,太医可有医治之法。”

“本无大碍,然……”杨环只欲上前说道。

“但说无妨?”张豺忙问。

杨环向张豺作揖,“陛下如今回光返照,恐只这几日行将……”

刘后转头闻张豺,“张将军,陛下倒地之前言语,汝可曾记得?”

张豺明了,说道:“言及有嘉许燕王之意。”

刘后只冷冷的说道:“非也,这天下之人都知道,我家世儿是要做赵国皇帝的,这赵皇这是何意?”

刘后此时怒意抑制不住:“想我服侍了他这么多年,早年石邃、石宣尚未废黜,也不见得他这番赞语。我家世儿,决不能重蹈覆辙。”

刘后瞥见杨环正在一旁,默不作声,忙道:“杨内侍,你署理内宫多日,宫禁内外皆由汝操持,若你能扶我家世儿登基,本宫许诺,这赵国之内,官职,田亩、美宅汝可自取。”

杨环似等此言颇久,微微一笑,“皇后即有如此盛意,老奴也不好推脱。”

杨环说着从一旁的文案上取出一个密封的卷筒,向刘后说道:“回禀刘后,这是陛下之前的诏命,留中不发,说是待平乱胜利之后,再行颁布。”

张豺闻讯,只一把拿过,揭开外面的漆印,浏览起来,开始却是忧虑,随即嘴角却是笑意盈盈。阅完便将诏书转交给刘后。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