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石虎登基继皇帝位 李农领命出征平乱(2 / 3)
渐有了末世的迹象。
那日立了石世为世子之后,虽有心用十年之期,欲平天下,可身体竟一日差比一日。便想向上天祈福,以盼望能延续寿命。
那日特此在邺城南郊设高台以祭天地,置天子舆服,整法服,冠通天,佩玉玺,玄衣裳,画日月、火龙、黼黻、华虫、粉米,寻改车服,金根玉辂,革辂数十,以为皇帝规制。
那知上天不眷,登高台突遇风沙,直刮得黄沙漫天,众人睁不开眼。
其后回宫,高烧不退,旬月乃止,赵帝的身体每况愈下,适逢皇帝登基,要大赦天下,怎料一病不起。大赦诏书便由大臣刘后等代劳,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故意遗漏,张豺刘后素来忌惮故太子石宣,竟不言大赦故东宫卫士高力,终酿下大祸。
这一日大朝之上,石虎抱病上朝,只见御案之上堆满了来自雍凉的军报。
石虎神色冷峻的看着恢弘大殿之下,肃穆站立的诸卿,语气沉重的说道:“废太子卫士高力作乱,朕听闻谪戍凉州只有万余人,如何竟贼势至此。攻拔下辨,败刘宁。自起事以来,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杀长吏、二千石高官,长驱而东,兵锋直至长安,已携众十万余。想朕当年偏师定中原,如何至此。”
“咳咳。”石虎越说越激动,咳嗽不止。
空旷的大殿之上只有赵帝的声音在回荡,众臣噤声不敢言。
侍中徐统进言道:“故太子石宣,当年破鲜卑于朔方,斩首三万,又破于斛摩头,斩首四万皆赖高力之力。其中有不少忠贞……”
张豺打断徐统的话语:“何为忠?忠于陛下才是忠。虽有寸功,然不尽忠于陛下,只忠于旧主,于国亦有大害。”
众臣皆莫不作声,见此张豺继续进言:“臣请陛下毋忧,臣闻长安守将乃乐平王石苞,其人素有勇略。加之长安城高沟深,城池坚固,我赵军西部精锐皆在长安,定能一战而破贼寇。”
“报,长安急报!”大殿之外一军士浑身是血,铠甲残破,一看便是大战之后侥幸生还。
“快,拿来,速扶那人下去歇息。”一女官,忙下去,拿急报。
石虎不喜宦官,故内廷之中多设女官。
石虎匆匆览过,手忍不住的颤抖,几欲昏厥。太尉张举,忙示意女官将奏表拿于他看,张举匆匆阅过,军报言之:高力之乱势大,形势危急,一战而尽灭石苞精锐,尽有关中之地,河西之地不复赵国所有。如今梁犊领大军出潼关,兵锋直指洛阳,若洛阳再次,赵国恐有腹心之祸,国危矣。
石虎缓过神来,问道:“诸位爱卿何人可以领兵出征?”
侍中徐统上奏道:“臣请燕王石斌讨之。”
只见张豺又上前争辩道:“不可,燕王石斌母亲出身低贱,又被陛下训斥,常怀疑心,臣恐石斌领大军在外,如蛟龙入海,不能制。”
张豺因拥立石世为太子,素与石斌有积怨,恐石斌握重兵对太子不利。
众臣皆惜命而顾身,不愿得罪太子一系,故朝堂纷扰久议不绝。
“李农何在?”石虎突然问道。
“臣在。”李农上前了一步。
石虎凝视着李农说道:“司空李农久悉兵事,南征晋室,北伐燕国,所在有功,朕如今欲使汝领赵国大军拒梁犊而保洛阳,可否?”
李农此时心下徘徊不定,若胜则大功于朝廷,然自己已经位及人臣,恐功高震主,若败,当正好落张豺口实,正好褫夺事权、兵权。
李农侧眼看着张豺,只见其正暼视着自己,脸上露出一丝阴鸷的微笑。
“果然,是他。”李农心中暗暗叫苦。
石虎这时追问道:“李司空,可否担此大任?”
恰在此时张举此时站出来说道:“推举李农,臣附议。”
李农回望张举,张举却是坚定的点点头。
李农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赶紧回禀道:“臣定当赴汤蹈火,攻灭梁犊,保我洛阳。”
石虎起身,俯瞰堂下众臣,问道:“众卿可有疑议?”
众臣缄默,不多时纷纷躬身行礼道:“臣附议。”
石虎命女官宣道:“封李农,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领天下兵马,领兵十万,以讨梁犊。”
李农跪谢赵帝,接诏。
女官宣道:“退朝。”
众臣渐次退下,穿端门,出阊阖门,出宫城外。众臣的仆役在外等候,接自家大人上车回府。
刚出端门,李农赶紧追上张举,言道:“张太尉,刚才为何保举我,岂不知此种关节甚大,吾恐难以应对。”
张举笑道:“李司空,微臣所见,此乃重彰我汉人之军威良机。”
李农只狐疑的看着他。
只见张举款款言道:“吾先祖张宾事石勒甚为恭敬,然被诸子甚为看轻,何也?苦无兵权。今梁犊之乱将起,李司空,正可以整合乞活军所部,胜之当然加官进爵,贵不可言。然败之前有乐平王石苞之例,未被贬斥,加之我在朝中给你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