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铁矿(1 / 2)

加入书签

皇上为了补偿朱太傅,便将京卫指挥使的指挥佥事一职给了朱家长房的嫡二子朱锦承。

苏轶昭之前也听过朱锦承的名字,朱家都是文人,可此子却在十三岁时,突然弃文从武,整日里舞刀弄枪,算是朱家的一个异类。

想来是那朱越在皇上面前诉过苦,因此皇上便答应了这个差事。

京卫指挥使掌拱卫京师,守卫宫禁,守护的更是皇上的安危。

苏轶昭和苏老太爷分析过,朱太傅此番的目的,或许就是将朱氏的人安插进宫闱。

至于目的,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么做,总有他的用意。

当初她考完县试回京之后,苏老太爷曾问过她,若她是孟令溪,那她该如何选择。

那时她的答案是,答应朱太傅。

毕竟朱太傅并不知晓孟令溪已经被首辅看上,倘若孟令溪当真成了朱太傅的弟子,那日后拉拢朱氏更为容易一些。

至于首辅,反正孟氏早就和首辅绑在了一起,难道首辅还怕到嘴的鸭子飞了不成?

可等朱锦承得了指挥佥事这个差事后,苏轶昭这才恍然大悟。

或许,朱越早就知道了孟氏与首辅之间的关系。

那孟令溪再拜入朱太傅门下,这就有些不合适了。

至于首辅亲自捞人,只怕也有自己的考量。

说到底,自己对朝中动向还是知之甚少,思维有些局限了。

而她猜测,朱越之后还会有动作。毕竟只是个差事,虽然这个差事很多人都要抢破头,但也用不着兜着么大个圈子。

谁料两年多过去了,朱越竟然没有了后续。

苏轶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对于一旁的议论声是完全忽略了,可一旁的万盛却是义愤填膺。

只是人家也没指名道姓,嘴上对苏轶昭只字未提,可字字句句都与苏轶昭有关,实在让人不爽,但也不好上前反驳。

“这些人,惯会捧高踩低。”万盛冷哼道。

苏轶珏笑了笑,“世人皆是如此,有何好在意的?”

名师?凭苏轶昭的聪慧,何需名师教导?至于人脉,与首辅绑在一起,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大雨下了一夜,不过好在到苏轶昭起来准备入号舍之前,雨就停了。

屋舍外到处都是暴风刮落的枝丫,树叶也被狂风吹落在地,显得院中萧瑟不已。

一阵风吹来,便察觉到了凉意,苏轶昭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入秋之后的雨,是越下越冷。

还好她之前在外袍里面多加了两件单衣,储物空间里还有几件,晚上盖着薄被冷,还能将单衣盖上。

有不少考生缩着脖子,这些都是没有准备齐全的。

众人也是没料到,前两年这个时候,天气还很热,没想到今年居然这么冷。

有人后悔没多穿几件,不由得担心接下来会不会更冷。

拿着号牌,苏轶昭来到一间新的号舍。

对她来说,只要不抽到臭号,其他的都无所谓。

臭号熏得人简直要晕过去,哪里还心思答卷?苏轶昭对抽到臭号的考生是无比的同情。

布帘子已经被雨水打湿,号舍内的木板也没能幸免。

苏轶昭无奈,先用布将木板擦了擦,而后把自己的衣物拿出一件来垫在木板上。

将薄被放在干燥之处,号舍内较为阴湿,使得薄被比之前的霉味更重了些。

将小泥炉用上,用来驱散号舍内的湿气和寒气。

反正她之前在储物空间内放了不少生活用品,炭也是有的,不怕不够用。

号舍内的湿气,不止是苏轶昭,就连很多考生都无所适从。有的号舍脚下还有积水洼,看着都无处下脚。

然而科考还是要继续,苏轶昭将题目抄录下来,用过饭食之后,便静下心来思索了。

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诏、判、表、诰一道,要求是三百字以上。

苏轶昭先看向论题,“圣人道全德备。”

她思索了片刻,确定这一句并非出自四书五经,不过却与《论语》相关,由此衍生而来。

说这题超纲了,它也没超纲,可出题与四书五经之外,苏轶昭到现在还是第一次遇到。

好在这道题对她来说,还是简单的。

思虑了片刻,她提笔写道:“论曰:道德之盛者,名言之难也。”

对应衍生而来的出处《论语》,这就是点题。

这一题花了点功夫,苏轶昭誊抄完毕才看向后面的题目。

“拟汉章帝会诸儒白虎观议五经同异诏。”

这一题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统治思想的支柱。

可当时儒家学派传承不同,并不统一,因此汉武帝才在白虎观召开了“石渠阁会议“。为的是统一儒学学派,正式确立官方统治思想。

苏轶昭想到了当时的典故,而后斟酌了一番,才开始下笔。

曹进成看了一眼离他有些近的号舍,开始坐不住了。

他起身走至中间一排的号舍处,远远就看着那少年下笔如有神,行云流水,正在全神贯注地写着。

他脚下一动,随后便往那个方向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