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3 / 4)
在楼内。”
饮冰立马道:“剑歌最近时常不在。”
“她去哪儿了?”
“风情院。最近陆豫之类的官员老在那里寻欢作乐。邓子敬据说原本今晚要摆一桌,但是圣命难为,挪到今天中午去了。”
“找个可靠的人知会一声秦王,让他有空也来风情院逛逛。让剑歌借机传个话:一根绳上的蚂蚱同心同德。走了一个,另一个难免心绪不安,岂非需要一颗定心丸?”
“好。”
“眼下冤假错案颇多,百姓对官府颇有微词,尤其是有些官员。找些人放点风声出去,有些官府当家人实在是对不起百姓的期待。”
饮冰愣了会儿,点了点头。
此后数十天内,诗梦都挺安稳地在楼内调养身体,偶尔有前来拜访的江湖中人,也都各自得到了妥善的款待。
只有一个问题是柳裁云托人带来的——江湖上似乎有新崛起的门派,行踪不定,正邪难分,请教诗梦的意思。
诗梦心下有些数目,面上却没有表态,只三言两语说了几句教他们分辨是不是某某派,随后建议不要插手,且看他们成长成如何模样再做定夺。
这最大的一情报过后,诗梦过起了养老的休闲生活。
朝堂内却暗潮涌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皇宫。
皇帝在书房内作画。
一旁的大太监奉孝竖起大拇指,尖着嗓子夸道:“陛下画功愈发精进了。这万里山河透着一股子龙盘虎踞的气势。”
“龙盘虎踞?”皇帝一抬眉毛,忽地冷笑了声,“龙盘虎踞不假,可这些虎豹熊狼豺鹰……哪个不在这江山上打着自己的算盘?又有几人和朕一条心!”
奉孝端详了一会儿皇帝的表情,小心翼翼道:“陛下在为殿下们忧心?”
皇帝从鼻中冷哼出一声。
少顷,他忽地问道:“楚天阔最近要查大理寺的案卷?他想做什么?”
“据说是有几件案子出了纰漏,他想问责大理寺的那些大人们。”
皇帝点了点头,又漫不经心问了句:“近来是不是有皇子去找过他?”
“秦王殿下去过。”奉孝颔首低声回答。
“朔儿?”皇帝略一思索,点了点头,“也对。他现在有纠察百官的职责。楚天阔想翻案卷……是不是朔儿发现了什么?”
“老奴不知。”
“也是该查查了。朕最近听闻了一些关于陆豫的闲言碎语。倒是他下边那个邓子敬更卖力一点。”
“哦~所以陛下这次才让他去兖州那边料理灾情。”
“如今的大理寺干净不到哪里去。找个能干事儿的去锻炼锻炼。干得好嘉奖。要是陆豫那里给朕查出点什么纰漏,这个位置他就别坐了!邓子敬要干得不好,那便好好整治一下,大理寺也是该敲打敲打了。”
奉孝点头哈腰着应和。
皇帝将毛笔在砚台上舔了舔,又在水中轻轻一点,随后挥扫过雪白的宣纸,浓淡晕染,山脉勾勒极为大气:“最近朕的那些儿子都去拜会过那个年轻人了?”
奉孝略一思索当即明白所指何人:“大皇子和四皇子还没有。前一阵秦相做寿,诗盟主也去了。”
“他倒灵活。”皇帝嘿了一声,教人难以瞧出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老大和老四为什么没去凑个热闹?”
既像是在问奉孝,又像是自言自语。
奉孝偷偷看了下皇帝的脸色,聪明地选择了闭嘴。
“你说为什么?”皇帝冷不丁问了句。
奉孝唬了一跳:“诶,诶……这个……岳王殿下可能,可能深知陛下不喜皇子们同江湖有牵扯,所以……就……至于贤王爱清净,没野心,也就对这个不上心了。“
皇帝还是不咸不淡地哼了声。
“给我盯住那个年轻人。”皇帝缓缓地低沉地突出下半句话,“朕很想知道他的选择。”
奉孝很懂地诶了声:“老奴这就去办。”
稍顿,他迟疑道:“要不要也点了一点越王殿下和贤王殿下?”
皇帝沉吟片刻:“你看着办吧。”
“诶,好,老奴马上安排。”
次日临朝,陆豫收到了一份圣旨——他“被休假”了。皇帝冷冰冰的态度令他深感不安。转头又去找秦相探口风。
谁料,秦相也有些冷淡,只说:“谁教你有些事做得手脚不干净。”
“可,可这都是邓子敬在……”
“别光想别人,想想自己。他做事比你聪明多了。”
再追问,秦相已冷然离去。
陆豫想问邓子敬,可他早已经去了兖州。
郁闷的陆豫来到风情院买醉,点名要剑歌。不巧,剑歌正在陪另一位贵客。
陆豫本就心头有邪火,如今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叫嚷着:“谁啊?谁这么大胆?敢跟本官抢女人?信不信本官明日就叫人拆了这里。”
钱坐庄点头哈腰一个劲赔笑赔不是:“您消消火,我们还有很多姑娘。新来了一批,您给过过眼?”
“我不要!本官今儿就要剑歌!”
“这,这不行,剑歌姑娘真的在陪贵客。”
“贵客?嚯,倒不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