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大明备战(2 / 3)
就是鞑靼的士兵也不行,所以白俄的士兵们可以在冬天在高寒地区作战,我们的士兵却不能。”
众人听了杨一清的分析,都沉默了。
如果不能在这个冬天击退白俄,就只能把阿尔泰地区的所有移民全部疏散了。那些花费几年时间修建的农舍,粮仓甚至火车站,都将被白俄毁成废墟。
张永愤怒地一拍桌子,骂道:“可恶的白俄!这些欧洲人怎么这么贪婪,竟打到我们西北来?”
杨一清吸了口气,说道:“这次我们面临的敌人比以前历次都更势大,也更凶残。恐怕我们这次真的要在阿尔泰地区和迪化疏散百姓了。”
阿尔泰地区和迪化建设了六、七年,阿尔泰地区包含准格尔和吐鲁番两大盆地如今已经成为大明的大粮仓。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如果阿尔泰地区被毁,那损失一定是最惨痛的。众人说到这里,一个个心情都十分沉重,竟都有些说不出话来。
不过朱厚燳却没有像众人那样担心绝望。
对付两万白俄,朱厚燳有一万种办法。
商务部部长张聰对朱厚燳说道:“陛下,四年前蔚王殿下(大明国内官员和百姓还是习惯称朱厚炜蔚王殿下)在京城的时候对陛下说过,要造一批最厉害的御寒衣物出来么?蔚王殿下那时候说这新式衣物极为厉害,可以赚大银子。如今想必已经造好了。”
众人听到张聰这话,齐齐看向了朱厚燳。
如果有了御寒衣物,大明的士兵就能在铁路的运输下杀进西北,击败利用严寒天气嚣张跋扈的白俄。
朱厚燳看了看众人,笑了笑。
挥了挥手,朱厚燳说道:“诸位不要担心,这极寒的天气对朕来说也不算什么。”
众人眼睛一亮,盯着正德皇帝,就等陛下拿出宝贝。
二皇子是星宿下凡,这在大明已经形成了公论。无论什么困难,二皇子都能拿出克制办法。二皇子能上天入海,能凡人所不能。也许这零下十度,甚至二十度的严寒,在二皇子眼里当真不算什么只要二皇子说有那一定会有。
朱厚燳挥了挥手,让宫中太监拿出了一件衣服出来。
那衣服鼓鼓囊囊,看上去像是一件大棉衣。
众人睁大眼睛将那衣服上看下看,甚至用手去摸,最后却是不得要领。
杨一清好奇问道:“陛下,这是棉衣?”
朱厚燳笑了笑,说道:“杨部长,这是二弟发明的羽绒服!有了这羽绒服,别说是西北,就是南极北极都可以去!”
众人看到那羽绒服,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那羽绒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服看上去十分普通。外面是棉布,棉布上用线缝出大大小小的格子,似乎是用来固定棉布里面的保暖物。无论怎么看,这羽绒服都和普通的棉衣没有区别。
朱厚燳说道:“这羽绒服是用鹅或者鸭的绒毛做填充物制作的,保暖的效果绝好。”
众官都露出疑惑的表情,显然在场的人没几个养过鸭养过鹅,根本不知道鸭绒鹅绒是什么东西。
朱厚炜上次回来参加弘治皇帝的葬礼在京城的时候对朱厚燳说了:“大哥,我忘了跟你说四川和江南一带养了许多鸭子和鹅,用它们的绒毛制成羽绒服比棉衣保暧,既可以作为商品出口也可以作为军服。我已经让留在成都的原来的宫女解铃铛制做样品,解铃铛和封玖兰都三十多岁了朱厚炜让她们出宫没有到兰芳王国,解铃铛在四川大邑、封玖兰在北京朱家庄。大哥可令她在大邑制作暂时不要让外人知道,俄罗斯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会在冬季进攻大明。他们知道我们不如他们能抵御严寒,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有羽绒服。”
朱厚燳笑道:“所谓鹅绒鸭绒,是长在鹅鸭的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它的保暖抗寒能力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因为这部位的绒毛没有羽梗,非常柔软,纤维长而蓬松度高,折合体积较小,是制作羽绒服的上乘材料。”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朱厚燳说道:“用这鹅绒鸭绒制作的羽绒服,保暖效果极好。同等重量下,这羽绒服的效果甚至胜过熊皮鹿皮更不用说笨重的羊皮大衣。”
众官惊奇地看着貌不惊人的羽绒服,啧啧赞叹。
如果真的有陛下说的那么好,那这羽绒服就当真是克服严寒的利器了。
杨一清搓了搓手,说道:“陛下,我能试穿一下么?”
朱厚燳挥手说道:“穿!你穿穿看。”
杨一清正色上前,从侍从太监手上接过那羽绒外套。把羽绒服穿在身上,杨一清直接走出了参谋总部的大门,站在门外的雪地里,许久没有说话。
他在感受着身上温度的升高。
众官们对视了一阵,纷纷从衣架上取出自己的大衣外套,跟着杨一清走出了室外,看这羽绒服的效果,参谋总部室内有暧气。
众官有不少是穿棉衣的,在室外的寒风中冷得咬牙咧嘴。他们眼巴巴地看着杨一清,等他说试穿感受。
此时北京的室外温度大概是零下五、六度,而朱厚燳生产的羽绒服是加厚型,在这样的温度下保暖效果极好。没过一会儿,杨一清就感觉到浑身暖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