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决战清风口(2 / 3)
法行走的大山。山谷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小河不深,可以步行涉水而过。如果在峡谷中间建设营寨,整个峡谷的东、西都在炮兵的射程之内。
在炮兵的威胁下,清军的部队是无法顺利通过的。
清风口关口里的两千清军见朱厚燳在外面扎营设寨,派了几十个斥候出来侦察了一番。这些斥候开始时候仗着弓马娴熟还很嚣张,但是一靠近禁卫军,就被警卫团士兵的一阵排枪打溃了,慌不择路地逃了回去。从此以后,关口里的两千清兵再不敢出来侦探。
寻找好了地点,朱厚燳就开始建设营寨的工事了。
首先是挖出阻敌的壕沟。
朱厚燳设计的壕沟是三米宽,两米深的大沟。这样的大沟在营寨外面围着四圈,从距离营寨边缘两百米处到距离营寨边缘八十米处,每隔四十米就挖沟一圈。八十米是清军弓箭的射程,不越过这四道大沟,鞑子的弓箭手就没法和皇家禁卫军的士兵对射。
沟的内侧上面还堆有一堵五十厘米高的矮墙,保证鞑子的士兵和战马都无法跃过壕沟。
一边挖壕沟,士兵们一边为火炮建造土炮台。
皇家?禁卫军的火炮是装在炮车上的,炮口距离地面有三尺的高度。士兵们在这个高度以下的位置用夯土堆积成墙,将火炮保护起来。有了土炮台的保护,如果清军的大炮和皇家禁卫军的火炮对射,处在土炮台中的火炮中弹几率一下子减少一半。
火炮炮台修在士兵射击位的中间,散布在步兵队列的空隙处。
然后就是为士兵修建防御土墙。
步枪是抵在肩膀上射击的,士兵的肩高一般在四尺以上,所以就在营寨四面的射击位置前面修建了四面四尺高的土墙,在土墙上开口留有机枪射击口。土墙厚一尺。在土墙后面射击,能够减少士兵被清军弓箭射中的概率。
在土墙的上面,还为步枪手建造了一个雨棚。雨棚高五尺四寸,宽六尺,有一个尖尖的棚顶,上面铺满了茅草。这个雨棚可以为步枪手们遮蔽雨水。
虎式步枪在毛毛雨时候也是可以战斗的,但雨大了,视线就会直线下降,甚至无法战斗。在野外下雨时候遇到敌人可以撤退,等一两个小时雨就停了。但是在营寨里却不能撤退,只能修好遮蔽雨水的设施。
有了这个雨棚,暴雨时候也能战斗。
当然雨天清军的弓箭手也无法战斗,清军一般不会在雨天开战。
雨棚不高,棚顶刚刚在士兵的头上一点,还可以为士兵们遮挡抛射的弓箭。在这样的保护设施后面和清军弓箭对射的话,伤亡率要下降好几成。
然后就是建设木刺。木刺由木头砍断,削尖头部做成。使用时候把尾部埋入地面。木刺高半尺,上面木头头部是砍尖了的,零零散散插在地面上。木刺被布置在雨棚前面的八十米内。放了木刺的地方清军无法通行,只能绕过木刺才能冲到皇家禁卫军阵前。
想拔掉木刺需要的时间就多了,基本不可能。清军想冲阵只能走没有木刺的几条曲折通道,这就大大迟缓了清军接近阵前的速度。
最后,朱厚燳这次带来了大量的铁蒺藜,工兵营在木刺后面,雨棚前面还铺设了好几层铁蒺藜。想穿过这些铁蒺藜占据的区域,清军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布置完这些,时间已经过了三天。
11月28日,围困周四沟堡一个月的清军四万多人在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尔衮的带领下经过深思熟虑放弃周四沟堡,多尔衮有四万人在周四沟堡被消灭了四千人但阿巴泰和被北上支队打败的清兵,各地收拢的溃兵也有二万多人共六万多人带着抢来的人口和各种财货物资,浩浩荡荡开到了清风口。
清军的前沿斥候到了清风口,一下子就被朱厚燳建设的营寨震惊了。那几道壕沟,那些土墙和雨棚等防御工事像是刺猬的尖刺,让清军无法靠近。而防御工事后面的那些士兵,则将步枪、机枪架在土墙上,对着外面的清军虎视眈眈。
关键是这个刺猬一样的营寨不拔掉,清军就无法进入清风口。马里沟这个峡谷只有三里宽,明军的大炮往中间一摆,清军穿过峡谷要遭到大炮轰击,没法通行。
有一队斥候试着从峡谷的边缘地带冲过去,结果被十门大炮齐射,被打死了一半人,狼狈不堪地退了下来。
而那营寨里,似乎有二百多门炮。
也许六万清军士兵不计伤亡地从边缘地带冲过去,牺牲一、二万人大概能全部通行过去。但是那样的代价也太大了,众贝勒不能让大清的勇士这样白白牺牲!而且那样冲过去的话,清军押运的人畜物资怎么办。尤其是那些汉人尼堪,估计大炮一轰炸这些尼堪就要全部乱掉,到时候一哄而散,清军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才能把他们追回来。
看到朱厚燳建设的寨垒,清军停在了马里沟前面,没有前进。
清军的中军,一众清军将领们骑在马上看着朱厚燳的营寨,表情各异。
豪格用马鞭狠狠地在空中抽了个响鞭,大声骂道:“这个明军!是想要我们六万多人的命吗?我们已经放弃周四沟堡,全速赶到清风口只求出关了!他居然还来清风口修了个寨垒对付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