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炜儿,你怎么看(2 / 3)
因此这里的也是各地信息汇聚之地。大明日报的报社就设在胜业坊的中心。
朱厚炜带着朱秀荣等一次来到大明日报的所在地,而这时报社已经准备完毕,马上要就开始发行第一期的报纸了。
来到了胜业坊的中心的报馆所在地。报馆是一个不小的宅子,以前是个富商的住宅,只是对方因商业变动,离开了北京,所以就将宅子卖出,被朱厚炜买下来当成了报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朱厚炜对这个宅子也没做大改动,而且宅子的前主人虽然是个商人,但也算是文雅之士,宅子中建筑与山水搭配,看起来错落有致,很有股江南园林的味道。
进到宅子里面,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很快就到达了一整个宅子的正厅,这里是整个宅子最大的建筑,也是报馆的工作场所,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看到朱厚炜,立刻躬身施礼,虽然是唐伯虎在负责报社工作,但朱厚炜也来过几次,所以这里的人也都认识他。
带着朱秀荣进到正厅,只见原本宽敞的大厅,已经被风格各异的屏风隔成一个个的小单间,单间里除了一张书桌和椅子外,就只有一个带锁的书柜,平时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小单间内工作,有事可以找其它人商量,不过若是谈的事情比较多,最好到外面的凉亭中去,以免打扰到他人。
在正厅的右边的角落,是两间用最大的屏风隔开的单间,分别是唐伯虎和杨慎的办公室,现在唐伯虎是报社的主编,杨慎对报纸这东西十分感兴趣,所以从一开始就在这里帮忙,于是也有自己的办公室,只是因为他的身份尊贵,实在不好担任什么实际的职务。
朱厚炜到来时,唐伯虎和杨慎正在商量第一期报纸的版面与内容,看到他时也十分兴奋,也没顾得上与朱秀荣打招呼,立刻将商定好的报纸草稿交给朱厚炜,让他先过过目。
朱厚炜也有些激动的接过大明的第一份报纸,不过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时,眉头却越皱越紧,脸上也泛起一股阴沉之色。
“啪!”朱厚炜一下子将报纸拍到桌子上,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报纸不是这样办的!”
唐伯虎和杨慎满心高兴的请朱厚炜观看他们这段时间的劳动成果,没想到却得到朱厚炜如此一个回答,一时间都有些不满,只见杨慎问道:“蔚王殿下,为何报纸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这样办?”
“小杨,你们写的内容倒是符合要求,但是文章上却有极大的缺陷!”朱厚炜毫不客气的说道,然后又详细的将第一期报纸上的缺陷讲了出来。
关于大明日报第一期的内容,朱厚炜早已经做出决定,那就是以几年来工商业税收的发展和田赋下降之间的矛盾为突破口,历数大明在此的得失,另外还对大明近段时间来的朝政做出公正的评论,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做到直言敢谏,争取在读者的心中树立起一个大胆无畏的形象。
对于朱厚炜的这些要求,唐伯虎、杨慎和报社中的众人倒是做的不错,大明风气开放,更没有什么后世的文字狱,读书人私下之间,也会经常讨论朝政的得失,因此这期的报纸中就大胆指出。
不过内容虽然符合朱厚炜的要求,但却有一点让他十分不满,因为报纸上所有的文章中,全都犯了所有读书人的一个通病,那就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虽然不像后世文人那么死扣字眼,但也让人看的十分吃力。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根本就看不懂。换句话说,若是没有满腹才学的话,就算买到报纸也得请旁人翻译。
听到朱厚炜指出报纸上的文章用典太多。使得文章太过晦涩难懂时,唐伯虎和杨慎还有些想不通,对视一眼问道:“殿下。写文章就是这样,若是不用典,如何表现写文章者的文才?”
“唐主编、杨公子,连我都明白殿下的意思了,你们怎么还在钻牛角尖?”还没等朱厚炜开口解释,旁边的跟着朱厚炜一起来的宫女解铃铛开口说道。
呃~,这时唐伯虎和杨慎这才注意到朱秀荣和解铃铛她们,杨慎来不及想她为何在这里,一脸着急的问道:“快说说殿下到底是何意!”
“很简单!”解铃铛拿起桌面上的报纸说道,“杨公子,唐主编。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文章,能让我看懂的根本没有几篇。虽说我是个宫女,但也读了好几年书了,却还看不懂报纸,那你们又如何保证买报纸的人全都能看懂?”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毕竟唐伯虎和杨慎都是第一次办报纸,有些事情难免有些遗漏,他们只顾着让手下的人把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却忘了考虑读者的感受,毕竟报纸主要是一个信息载体,而不是为了表现个人的文采。
想通了这一点,唐伯虎和杨慎立刻改正,将所有文章全都打了回去,要求表达的思想不变,但要将一切晦涩难懂的地方全都改的直白一些,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不求有太多的文采。虽然这个要求让不少报社的工作人员有些排斥,但是在唐伯虎和杨慎的施压下,还是很顺利执行下去了。
正是在朱厚炜的干预下,第一期大明日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实的文风让读者看起来没有丝毫的障碍,很顺利的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引起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