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句话引起的斗殴(2 / 3)
对方,一时间呆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殿下、殿下”看到朱厚炜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杨慎拉了几次都没拉动他,朱秀荣也有些奇怪,当下推了朱厚炜几下,同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噢……怎……怎么了?”朱厚炜忽然惊醒,看到朱秀荣扭头要看那少女,急忙侧身挡了一下,一脸不自然的笑道,可惜他忘了,自己脸上还戴着面具,根本没有人能看到他的表情。
“二弟,你刚才看什么呢?”朱秀荣被朱厚炜挡着,没能看到什么,只能疑惑的问道。
“没什么,我们还是快去见杨大学士吧!”朱厚炜干笑道,这时前面的杨慎也转过身,朱厚炜急忙拉着朱秀荣,推着杨慎去了杨府。
走到大门前的台阶前时,朱厚炜偷偷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刚才的那个少女已经不见了踪影,当下他心中一叹,辛弃疾蓦然回首,还能看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是自己再回首时,却已经失去了伊人踪迹,为什么对方和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如此相像?她又是什么人?此次有缘相见,可是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自己和对方还有缘再见吗?
而就在朱厚燳他们打了葡萄牙人的同时,等待巡防营处理。朱厚炜那边已经进到大学士府,其中朱秀荣自有府中的女眷在侧殿招待,而朱厚炜则被杨慎带着去了大殿。
刚一进大殿,就见到殿上几个人相对而坐,正在边吃边谈,其中一个自然是杨廷和,另外几个朱厚炜也认识,竟然是王华那个状元郎,而且王阳明就侍立在旁边,首辅李梦阳和兵部尚书马文升、大学士谢迁也在。大学士府内,杨廷和正在与王华、李梦阳、谢迁刚好谈的就是王华到南京后和对西方的问题的这件事。
“杨公,现在葡萄牙日渐强大,已经击败了周围数个国家,现在葡萄牙仰慕天朝,多次派人请求通商,这本是拉拢葡萄牙的一个大好机会,所以我认为,应当应允葡萄牙通商!”首辅李梦阳说道。
“此事万万不可!”还没等李梦阳说完退下,刚刚进来的朱厚炜大声反对道。
“殿下,通商之事早已有之,广州上报葡萄牙人已经多次提到。”李梦阳说道。
“李首辅有所不知,正是因为葡萄牙国力日盛,对我大明时常表现出不敬之态,如果现在答应将通商,只会助长葡萄牙人的嚣张气焰,于国于民都不利。”杨廷和将自己的意见讲解出来。
杨廷和虽然说的十分有道理,但李梦阳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引经据典和杨廷和辩论起来。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以李东阳这帮正统的官员为首,为和平通商大唱赞歌支持李梦阳,认为通商有助于加深两国邦交。另一派则以杨廷和、王华、谢迁等新生力量为主,他们的想法和杨廷和一样,都反对无条件与葡萄牙通商。
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月十六,开年后第一次大朝会。朝堂上李东阳和杨廷和正在争论昨晚太子同葡萄牙人的斗殴的事。 两帮人都是朝廷重臣,李东阳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杨廷和和王华、谢迁这边人数较少,而且两人平时不和,但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每个人说话的份量都极重,所以两帮人吵了个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朝堂上没有参于争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间派和那些武将,中间派站在那里装傻充愣,对于两边的话都赞成,却又都不明确表态,个个都是油滑的老狐狸,而武将则是抱着肩膀看热闹,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们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动刀子打仗了,那时才是他们发挥的时候。
朱佑樘也被两帮人的意见搞的左右为难,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登基之后,横在朱佑樘心中的敌人,还有鞑靼、蒙古等,现在又有了西方殖民者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也就证明了朱佑樘的大明要比先皇更加强盛,皇位继承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鞑靼、蒙古,肯定需要举全国之兵。如此一来,就要先安抚大明周围各国,以免在征伐时被这些小国捣乱。
但如果同葡萄牙通商的话,杨廷和说的也很有道理,葡萄牙以为打败了欧洲几个小国之后,已经能和大明正面叫板,时不时就有挑衅之举,如果现在就答应通商,在别人看来,确实是一种示弱之举,不但会助长葡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牙的气焰,也会让大明的颜面受损。做为一个高傲的帝王,朱佑樘也绝不希望无条件的答应葡萄牙的通商,虽然对周边属国也有通商和朝贡,但那都是征服他们之后的笼络人心之举,与现在的性质截然不同。
就在杨廷和同李东阳争吵不休的时候,忽然宫外进来巡防营的人禀报,说太子殿下同葡萄牙人昨晚在永定门打起来了,巡防营校尉李圣杰来报,说葡萄牙使臣在城中闹事,现在人已经被他们抓了,现在来请示陛下该如何处理?但却只字没提葡萄牙人全都被打的晕死过去的惨状。
原来负责维护治安的巡防营和锦衣卫、东厂的人看见这里打架,因为是上元节怀宁侯孙樘亲自带着人巡视。看见太子朱厚燳和葡萄牙人打架大吃一惊,急忙把太子送回宫医治,把葡萄牙人全部关了起来。
等朱厚炜、杨廷和他们赶到小店,立刻吓了一大跳,李梦阳、王华等一脸震惊的看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