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苍安城(2 / 2)

加入书签

口中所占的比例确实不少。这些地方的人大都皮肤黝黑,体型偏瘦,深眉大眼,与纯种的龙盛国人站在一起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由于这些国家地处偏远,物产相对贫瘠,所以国力普遍不高,虽然基本上都是我朝的友邦甚至从属国,可实际上每年进京的次数确实少得可怜。倒不是人家不懂规矩,实在是找不出什么趁手的东西往外送,这要是一个不小心惹恼了天朝上国,那才真叫自找没趣呢。

再加上朝廷有禁令在先,这些国家的很多东西都没法运到京城去。连买卖都做不成,那他们自然也就没必要非得去京城凑热闹喽!

但在苍安城,这些地方的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生意了。货品禁止运往京城有的是为了保证安全,有的则是因为一些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奇古怪的理由。比如南方的孤离国流行的兽头面罩,在当地代表着勇猛果敢,是男子汉热血英武的象征,而在京城却是残忍血腥的代名词,诸如此类,基本上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

而苍安城毕竟地处西南,又是靠着与这些国家的物流贸易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这里很多东西都可以正大光明地交易,甚至还有最原始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说到底,都是为了生活,只要不搞些邪门歪道,爱卖什么那不都是人家的自由吗?

兴高采烈地逛了一上午,众人都很是开心。当然了,这一路上的开销都是由本公子全程买单的。幸好当初跟着父皇出宫的时候我带的银子够多,否则就照他们这么买下去,我的荷包说不定还真要见底了呢。

中午,一行人在徐兴的带领下去了一处名为“凌云茶坊”的地方歇脚。与京城不同,苍安城的茶坊出现时间并不长,不像京城那种专供文人雅士们休闲娱乐,吟诗作赋的高雅场所,而是集餐饮、茶点、演艺、休闲等项目于一身的高级娱乐场所。与其称之为茶坊,我倒觉得还是叫会所来得更贴切些。

徐兴是这里的常客了,而且还是全场唯一一个可以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全套服务的超级贵宾。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是一脸的惊叹。毕竟在茶坊这种地方,不是什么知名的大人物可没法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莫说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了,就是太守家的公子过来玩儿那也得给茶钱啊!

趁着空挡,我问过了给我们引路的小伙计,这才知道他能成为贵宾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苍安城每年都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而一些比较出名的商家大户都会趁着这个机会向上头的官员们主动示好,搞好关系。

这样的行为严格来说其实就是行*受*,可真要是有人来查呢,这两方之间就会冒出无数稀奇古怪且确实有迹可循的亲戚关系。民送官,你可以说人家是行*。可外甥送二舅,你总不好直说人家这是有意攀关系吧?毕竟如果孝敬长辈也算犯罪,那这世上估计也就没什么事儿算是干净的喽…

除了正常的送些金银财帛、奇珍异宝以外,一些自诩高雅的场所还会时不时地写几篇文章诗赋什么的赞颂一下父母官们的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这家凌云茶坊正是其中之一,而他们挑选的,或者说是抢到的主笔人,正是徐兴。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些真正能坐镇一城的官员们本身还是有些文化底蕴在身上的。若是写的文章净是些溜须拍马,没有水准的废话自然是入不得他们的眼的。要想从那么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培养或者找到真正有真才实学且情商颇高的笔者为他们代笔。

而也不知是谁传说的,徐兴莫名其妙就成了城中商户们争相传诵,都想拉拢为己用的高级人才。可惜他一向深居简出,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他长什么模样,所以大家也只能一边盼望着天上掉馅饼,一边继续寻找靠谱的笔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