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第 334 章(2 / 3)

加入书签

办法。

只是这样的规则如果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迟早会有不再适用的那一天。

要是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已经没办法在这套规则下生存下去,就会让他们萌生出把一切推倒重来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时都有人矢志改革的原因,因为有远见的人能从朝廷遭遇的困局看出许多旧规则已经不再适用。

变通变通,不变不通!

只是有这种远见的人,不一定有魄力把变革落实;即便他有魄力把变革落实,效果也不一定很好;哪怕当时效果还不错,也不一定有后继者能将它延续下去。

要不然哪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朝代更迭?

这些事文哥儿还没认真去琢磨过,自然也没打算一下子给才六岁大的小猪崽子灌输什么深刻理念。

人本来就不可能管那么长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你这会儿觉得自己的想法十分周全,焉知几百上千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再高明、再超前的想法,将来总会有变得不相宜的那一天。

文哥儿抬手摸了把朱厚照凑过来听得格外认真的龙脑壳,开始一本正经地说道:“像我们家,我时常督促我爹好好上进,我爹也时常督促我好好上进,这就是父子之间应该做的!爱之深,责之切!越是父子情深,越是要坚持不懈地督促对方!”

他,王小文,从不心疼亲爹,每天都期望他爹在家能当个好父亲,在朝能当个好官员!

积极贯彻孔圣人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厚照听着觉得特别有道理。

他也特别爱父皇!

他也要督促父皇!

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一天都不能松懈!

好儿子理当如是!

朱厚照用力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把文哥儿的话记得牢牢的,一句都不会忘。

等到了下衙的点,文哥儿便优哉游哉地溜达出宫,准备回家吃饱喝足好好睡一觉,尽量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应对第二天的当值。

第二天一大早开始,文哥儿就要全天候蹲守詹事府,无非要事不能随便离开。

事实上也不是他一个人值守,底下干活的人还是挺多的,只是品阶都比较低,平日里只负责打杂和跑腿。

他,王九岁,其实是当天的坐班领导!

想不到吧.jpg

由于文哥儿不能乱跑,朱厚照早上上完课后便屁颠屁颠跟着杨廷和他们直接跑詹事府玩耍。

左右都是在宫里,朱厚照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朱厚照叫人搬了凳子,兴致勃勃地趴在文哥儿边上看他处理詹事府事务。

等文哥儿手头的活儿告一段落了,朱厚照才跟他分享起自己昨天去给他父皇欣赏《乞儿图》的过程。

他是在饭点给他父皇看的,那些丑丑的乞儿成功把他爹丑到了!

他父皇饭都有些吃不下了,还是他这个孝顺皇儿在旁边卖力地劝说,一个劲表示“大明没您可不行”“您至少要为大明再奋斗五十年”“您的身体可不是您自己的身体”,他父皇才努力多吃了一个馒头!

当个孝顺孩子,可真不容易啊!

文哥儿:“…………”

您可真是个大孝子。

文哥儿开始担心朱祐樘知道是自己怂恿太子去督促亲爹的,回头会不会直接把他脑袋给剁了。

唉,他真是为大明的繁荣昌盛操碎了心!

文哥儿自己有詹事府这边的公务要处理,见朱厚照打定主意要在这边赖着不走,他便暂且停下手头的活儿,趁着朱厚照对《乞儿图》还有印象给他讲了首著名的“流民悲歌”。

也就是《诗经》里的《葛(ge)藟》。

这诗比较短,早些年《毛诗序》的说法是周王朝贵族的自叹自悯之作;后来南宋的朱熹横空出世,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诗经》进行全新的诠释,这首诗的意义顿时扩大化了,成了无家可归者自悲自叹的“流民悲歌”。

朱熹的著作在大明被列为科举教材,影响力自然是不小的,读书人普遍也认可了这种扩大化的解释。

文哥儿提笔把《葛藟》给朱厚照写了出来。

开头第一句是“绵绵葛藟”。

朱厚照十分骄傲地发现自己至少能认出三个字!

后头也没有太多的疑难杂字,句义更是直接明了,大意是“你看那河岸的葛藤多繁茂,延绵不绝长又长!可我却要远离血肉至亲,改向别人把爹喊;就算我向别人把爹喊,别人也不会给我半点眷顾”。

这诗的第二段、第三段内容也是相近的,只是由“父”及“母”再及“兄弟”。

诗中人骨肉分离、流落他乡,扔下脸面朝着外人一声声地唤着父母兄弟,却换不来半点怜悯和关心。

这一句接一句的,可不就是令人不忍多听的“流民悲歌”吗?

不说街上的乞儿,便是那些卖身给别人为奴为婢的丫鬟奴仆,不都对着主家一口一个“爹”“娘”“哥哥”“姐姐”地喊吗?

这其中许多人的遭遇,怕也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朱厚照从小锦衣玉食,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