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满剌加港口(2 / 2)
剌加海港,来回这么一折腾,时间上怕是很紧。所以,只要马儿能代步便可,也没时间挑三拣四了。
不过虽然都是些张延龄平日看都不看的劣质马儿,但张延龄想了个办法,四个人买了八匹马儿,路上可以换着骑,也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卖马的本地贩子嘴巴都笑歪了,对着张延龄等人连挑大指,连连称赞。一下子卖出了八匹马儿,这是破天荒的事情。而且这帮人居然不还价,卖出了高价,赚了一大笔银子。心中直呼这几个买马的人傻钱多。
买到马匹之后,张延龄等人回到悦来客栈中,命人好好的将马儿喂得饱饱的,打理一番。午间请董掌柜喝了顿酒,便告辞离开。
董掌柜苦苦相劝,终究还是难以劝解几人。只得叹息着送张延龄等人离开。
几人骑着马,按着董掌柜指点的方向,先出了市集往南行了数里,便看到不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
策马走近之后,但见大海对面,雾气蒙蒙之中,一片黑乎乎的陆地横亘。张延龄知道,那便是马六甲海峡对面,同马来半岛遥遥相对的苏门答剌岛。眼前这片海域,其实便是马六甲海峡的东侧入口位置。
张延龄的目光在海峡上逡巡,他看到了矗立在海水之中的那块岩石。根据朝廷馆阁中藏着的郑和航海图鉴上所注解的所言,那应该便是记载的被郑和命名为龙牙门的巨大龙牙状的海上石头。当时,郑和见到此石状如龙牙,便如此命名。并且以此作为航标地点,进入马六甲海峡的.asxs.之处。
张延龄远远看着那块突出海面的巨石,心中颇为感慨。想象当初郑和率百艘宝船来此,白帆蔽日,船只如云一般而来的时候,那是何等的景象。想必带给了这里的人巨大的震撼。
今日自己来此,重踏这片土地和海域。也许,不久后带来的震撼不亚于此。
“国公爷,那条海边大道就在前面,咱们是否要动身了。”陈式一从前方海峡边的山崖上策马而回,大声问道。
张延龄点头,挥动马鞭喝道:“上路。”
……
满剌加海港在龙牙门西三百余里之外。几人一路策马扬鞭,催马而行。虽然用了多马策略,歇马不歇人的换乘之法,但这本地的劣马终究是些废物,又慢又懒,走的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而且,每行十余里,张延龄便要来到海峡山崖边缘查看地形,观察海峡的水流宽度等情形,画出海峡的简单地貌以供之后制作沙盘,作为交战策略的参考。
并且,海面上确实有战船游弋经过,遇到佛郎机战船,张延龄等人自然要停下来观摩一番。
这么走走停停,一直走了两天三夜。这才在第三天的黎明时分远远看到了前方的大片屋舍,以及海面上的大量船只。张延龄知道,这回应该是到了满剌加海港了。
众人疲惫不堪,八匹‘神骏’也只剩下了四匹。另外四匹在路上实在是撑不住,被陈式一气的飞脚踹下了海崖喂鱼去了。剩下这四匹也已经是翻着白眼,有气无力了。
不过,终于到了这里,也算是立了功。几人躲入山林之中稍事歇息,将马儿放在林子里,堆了些马料放了些清水给它们,之后几个人便换上本地人的衣服,顶着斗笠,沿着大道往满剌加海港方向而去。
远处的海港,繁忙无比。无数的船只来来往往,白帆点点,海鸥在空中飞舞。街道上,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穿金戴银的,打着赤膊赤着脚的,骑着马带着火枪的,各色人等应有尽有。难怪有一名来过这里的泰西国人利玛窦在他的书本里描述这里为东方的威尼斯。泰西国,便是明时对意大利的称呼。
张延龄等四人的身影很快融入在海港拥挤的人群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