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青龙关(2 / 2)
应,则无往而不利也。”
“云逸兄着实高见。一番言语,道尽天下商贾之所利。既如此,日后云逸兄但有所求,秦某无有不从。”秦良哲在马上恭敬一拱手,李云逸见了,也回一礼。
第二日正午时分,一行人终于走上了金宝郡官道,不远处金宝郡城高大的城墙巍峨壮观,隐然俾睨天下之势。快马加鞭不消两个时辰便可到达青龙关,几人虽不是快马加鞭,赶在闭关之前,也可到达。
秦良哲再三邀请几人一同去秦府小住几日,都被李云逸婉言谢绝。秦良哲知他赶路心切,便不再挽留,两人匆匆道别。李云逸向七叔打个手势,便快马向青龙关赶去。
李云逸与英招各骑一匹马,在前领路,与马车相距约十几步距离。李云逸知道英招有话要说,浅浅一笑道:“我知你心有疑惑,到夏国后,你自会明白。完成我们的目标,需要足够的实力,更需要足够的耐心。”
英招似懂非懂,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
作为天下第一关,青龙关当之无愧。横贯南北,巍然耸立。南端刺入天柱山悬崖断壁,北段脚踏天河。三座城楼耸入云霄,足有十五六丈高,即使是城墙也有十丈,城头之上宽约两丈,并行奔驰四匹马,也绰绰有余。城墙以开采天柱山花岗石为原料砌筑,坚不可摧。蓝庭立国之初,筑二城关,一为青龙关,一为白虎关,以为抵御西陲边患乱民之用。然夏侯以举族之力集结流民,驱逐外辱,利国安民。这两座城关六百年来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以至东西五十里遥遥相对,山风吹过,林间飒飒作响,隐约间天河浪涛起伏,汹涌澎湃,似乎在诉说着遥远的往事。
恰在城关关闭的前一刻钟,一行人堪堪赶到,只见城墙巍峨,行人寥寥无几。好在秦家令牌确实管用,守门兵士只看一眼,便立即放行,丝毫不提通关文牒之事。一行人顺利通过关卡,指望在前处寻一处歇脚之地。李云逸看这城墙颇为厚重,城墙根足足六丈有余,竟然是城墙顶部三倍还要多。城门也是高大坚固,两扇门阔逾三丈,高三丈,厚约八寸,表面以寸余厚熟铜包覆,中部又以千斤闸作为二道防守。当真是固若金汤。
李云逸沉思:今夜又将是露宿之夜,不禁感慨古人行路当真艰难。正在感慨唏嘘之时,忽听一声:“站住。”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