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真正的犯罪团伙(2 / 3)
哥两大新老影帝作为双保险外,章静其实也是影后那一个挂的,出场确实牢牢地拴住了不少观众们的注意力。
但也有不少敏感如老鹅那般的观众,却是还记得一件事情——方才身穿警服的“画家”呢?
前面十几分钟,把“画家”营造得如此神秘恐怖,那周闰发必定和他有所关系。
不然看看放映厅外面海报的演员表上,还有哪位撑得起这个角色啊?
这怕是一个了不得的伏笔。
但导演似乎是完全忘记了那一茬似的。
“那是在一九八五年.......”
随着李问的招供,画面开始发生了改变……
那是李问和阮文当年在温哥华出道时的艰苦岁月。
情侣两人对着未来充满着憧憬,希望有人买他们的画,但是过了十年,却一副都没有卖出去,窘迫到就连燃气费和电费都不足以支付。
不得已,李问开始去仿造假画,以此来谋生计。
天无绝人之路,在两人穷苦到极致的时候,有画商偶尔发现了他们,对于阮文的画赞不绝口,甚至觉得她就是沧海遗珠。
但是与她一起的李问,却是被画商骆文贬的一文不值。
那些惟妙惟俏的模仿,那些被李问引以为傲的纯熟技法,在画商眼中,那就是赤裸裸的“复制黏贴”,甚至是剽窃。
换而言之,他只想买下阮文的画。
而阮文却是拒绝了,声称想要买下她的画,必须把李问的画也买下来。
即便画商开出的跳进无比优厚,甚至承诺给她办画展,把她的作品带向世界。
而这一番情节,却是都被刚仿造假画而终于一笔钱的李问无意中听到。
而李问为了不耽搁女朋友的前途,则是谎称自己的画已经被人给全部买下,让她可以专心地去迎接自己本应该光明盛大的前途。
但是这个谎言,在不久后就被轻易地戳穿。
阮文发现了李问所谓的“卖光画”,其实就是在假画商人仿造假画。
两人于是大吵了一架。
很俗套的一对痴男怨女,贫穷,女强男弱,自尊心,造假方面的天赋异禀,以及观众们肉眼可见的他们的未来。
非常地顺理成章,也非常地故事化。
然而,李问一上来就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和这位阮文小姐的情史,却是让女警开始不耐烦了起来,开始催促他讲正题,也就是“画家”。
这时候,李问嘴里,“画家”才开始真正展露真容。
那是在阮文的第一次画展上,周闰发饰演的画家终于在电影放映了20多分钟后,正式出场。
之前那个身穿警服的发哥,果然就是“画家”。
“画家”在阮文的画展上,对于她执意要摆上去的,李问的最得意之作《四季》品头论足,极尽羞辱之所能事,被阮文泼了一杯酒作为告终。
在李问追上去道歉的时候,却是被告知这位看上去相貌堂堂的儒雅中年男子,其实就是专程为了李问而来的。
他看中的,就是李问造假的本领。
因为他其实就是和李问是“同行”。
“画家”所做的生意,就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像真画”,也就是假钞。
这下子可把李问给吓到了。
仿造假画,和仿制伪钞,那可是完全不同严重程度的两件事情。
然而这位“画家”,却是一个如同魔鬼般善于蛊惑人心的存在,三言两语间,却已经把穷途末路的李问撩拨得“神魂颠倒”。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
为了成全阮文,让她得以去美国发展自己真正的事业,也被“画家”口中的雄途伟业勾住的心神,李问跟随着画家回到了港岛。
这个时候,港岛警方才知道,原来画家的真名叫做吴复生,家传三代都是做假钞的,三代人没有一个人被抓,除了有很多利益纠葛的保护伞在保护着他们一家子外,也是因为他们都很守“行规”,只批发,不零售,而且也绝对不会自己用自己制作的假钞。
画家之所以找到对于造假一道天赋异禀的李问,是因为在今年的三月份,美国政府推出了新版美钞。
从画像的大小,线条甚至细节都前所未有地增多了,即便用解像度最高的打印机打印出来,都有着很明显的摩尔纹。
所谓的摩尔纹,就是一种在数码照相机或者扫描仪等设备上,感光元件出现的高频干扰的条纹,是一种会使图片出现彩色的高频率不规则的条纹。
制造的假钞一旦出现这种摩尔纹,那完蛋了,甚至都不用行家,观察能力稍微仔细点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是假钞。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在富兰克林的衣领上,还是用的微缩印刷技术,印上了一句“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所以这才需要用到李问这个人才。
既然印刷不了,那么就用“画”的。
除此摩尔纹之外,这个李问加入的伪钞团队需要解决的事情还远不止一件。
首先就是浮水印的问题。
水印的话,一般都是在造纸的时候,在纸浆还没有凝固的时候,利用纸张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