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意外横生(2 / 3)
地呻吟。
赵榛扶着他,将他的身子靠在台阶上。他半闭着双眼,口中的血兀自在淌。
马扩冷冷一笑,几个跨步跳下台阶,俯身把里正儿子丢掉的铁锨抓在手上。他将铁锨转动了几下,冲着院子里的那几个人看了一眼,双手猛然一抬,将铁锨向墙边的一棵大树投掷过去。
铁锨带着轻微的啸声,破空而出。“叮当”一声,铁锨碰在树上,半个锨头插进了树身。而那锨柄停在半空,还晃动个不止。
“哎呀,好大的力气!”院子里发出一阵惊呼,有人悄悄将手中的棍棒丢在了地下。
“各位乡亲,里正并非我等所杀。”马扩跳上台阶,眼光扫视一遍,“他勾结官府,残害百姓,证据确实!”
人群中响起一阵嗡嗡声。
赵榛冲着屋子里喊道:“各位老先生,烦请出来做个见证吧!”
屋子里一阵桌椅响动,窃窃的低语声。待了一会,才见一位老者慢悠悠从屋里走出来,缓步踏上台阶。
他捻着花白的长须,冲着院子里的人喊道:“都回去吧,回去吧。里正真的不是他们杀的!”
“你这话可是当真?”有人在问。
“老朽这把子年纪了,怎会拿谎言骗人?”那老者连声咳嗽着,面有不快之色。
“两位啊,别藏着了,”他回过头来,冲着屋里喊道,“也出来说句公道话吧!”
那两位老者闻声,果然走了出来。院子里的十几个人一阵低语。
“里正,真的不是他们杀的!”两位老者摊着手,“都回去吧,回去吧!”
“回头会把这事情跟大伙讲个清楚!”先前那位老者又说道。
“深更半夜的,别折腾了,都回去睡吧,回去吧!”三位老者一起劝道。
十几个人一起看着里正的儿子,都没有挪动地方。
“柱子,都让他们回去吧!”一位老者走到里正儿子身前,轻声说道。
此时,马扩和赵榛才知道原来里正的儿子叫柱子。
柱子哼哼着,勉强直起身子,口中却道:“老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爹的仇不能不报!”
“报什么仇,人又不是他们杀的!”老者翻起眼皮,连连摆手。
“你怎么知道?”柱子忽然来了力气,大声问道。“老伯,我爹在世时可没亏待过你,你老可不能胳膊肘向外拐,尽替外乡人说话!”
“哪能,哪能呢?我只是就事论事,说不得是非!”老者似有些尴尬,哂笑着说道。
“柱子,快些让他们都回去!”另一位老者走了来,厉声说道。
柱子一怔,待要发怒,却见那老者凑到柱子身前,低声说道:“你爹勾结官府,残害乡人,黑了心肠,该死!”
柱子像遭了雷劈,立时呆住了。又像是在大街上突然被人扒光了衣裳,神色羞恼,不知如何才好。他大睁着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老者,半晌没说话。
“还不让他们都滚回去!”老者不耐烦地催促道,不觉提高了嗓音,“难道要我把你爹的丑事都抖搂出来,你才甘心吗?”
柱子像遭了霜打的茄子,一下子蔫了。他张了张了嘴,吞了几口吐沫,垂下头,大口喘着气。
好一会,柱子才抬起头,无奈地挥了挥手,冲着院子里的人喊道:“算了,都回去吧!”说完,柱子身子一歪,一下瘫倒在台阶下。
十几个人哄叫一声,拾起地上的棍棒,乱哄哄的奔出院子,各自散去。那槐树上的鸟儿又被惊起,仓皇鸣叫着,好一会静不下来。
转眼间,院子里一片空阔,只剩下柱子还倒在那里,哼呀哈呀地乱叫。
马扩叫家人架起柱子,扶进屋去。有人打来一盆清水,柱子自去把脸上的血污洗了。
烛光里,柱子的嘴巴肿得老高,左边的面颊一片乌青,透着油油的亮光,牙齿间仍在渗着血。他坐在椅子上,强自忍着疼,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柱子,你爹真的不是我们杀的。”赵榛看着柱子的惨相,心中不免有些歉意。
“哼!”柱子扭过头去,不搭理赵榛。
“你想想,我等与你爹无冤无仇,何故要杀他?”马扩走到近前,和声说道。
“他受了官府的钱财,暗地里为害乡里。我们非但不该杀他,反倒是应该留下活口,做个口供才是!”马扩接着说道。
柱子将脸扭了过来,瞪着马扩,依旧怒气冲冲。
“别胡乱猜忌,你爹不是人家杀的。”一位老者皱着眉,说道。
“他做了亏心事,伤天害理,该死!”
“他要是自己不死,被村里的人抓了回来,谁也恨不得咬下他身上一口肉!那滋味,死也受够了罪!”
“千刀万剐,也不过分!”
另外两位老人也絮絮说着。
柱子渐渐将头低了下去,沉默不语。
“你爹做这些亏心事,你会一点也不知道?”一位老人忽然扬起了声音,问道。
柱子身子一哆嗦,动了动嘴唇:“我,我......”
“柱子,你爹干的好事,”老人将一封信一下子摔到柱子脸上,“你自家好好瞧瞧吧!”
柱子将信抓在手里,脸上一
↑返回顶部↑